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孔子这句话,不太被人注意,不经意间被误读千年,现在还被误读(墨子劝学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网络整理 2022-04-28 最新信息

孔子有一句话,被误读了千年,到现在还在被误读。是哪句话呢?就是下面这句。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对于这句话,我们现在通常的翻译是: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各自与他同类的人所犯的错误一样。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知道他的为人了。”

另外,于此相类似的其他翻译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都是大同小异,没有根本区别。

其实这种翻译,很勉强,很牵强,不管从逻辑性上,还是从语法上,都存在着“很拧巴”的地方。

孔子这句话,不太被人注意,不经意间被误读千年,现在还被误读

第一、按照这种翻译,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人们的过错,都跟他同类人所犯的错误一样),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你犯的错跟他一样,你们都是逞胜好勇,你要注意呀。或者提醒人们,他和他犯的错一样,是同一类人,大家要注意啊。——这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观过,斯知人矣”,看到他犯了错,就知道他是什么人啦。这样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你确定他犯了错,那他是什么人,你心里自然就了然于心了,还用“观”吗?

一些专家、学者由此总结出一句成语,叫“观过知仁”,意思是,看到他犯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什么人。应该说,这四句总结,没问题,但理解不是很确切。即上所言,既然你认定了他犯了什么错,那他是什么人,不用再观了。

孔子这句话,不太被人注意,不经意间被误读千年,现在还被误读

孔子与子贡

其实,人们对孔子这段话,之所以做如此翻译,都是基于把话中“过”字,解释为“错误、过错”造成的。对此,清代训诂大家刘宝楠、焦循等,以及当代注释大家杨伯峻先生等,都是把“过”训为“错”。其实,恕我冒言,这些大家的训释都不准确了。孔子这段话中的“过”, 应该解释为“过从、交往、交结、拜访”,而不应该作“错误、过失”讲。对此,敝人在五、六年前即有所省察。

如果把孔子语中的“过”作“过往、交际、交结”讲,那么,孔子这段话的翻译,就很顺理成章、言之成理了:

人们之间的交往(过),都是喜欢找与自己脾气爱好相投、志同道合的人(党)。看看他跟哪类人交往,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所谓“观过知仁”,就是:看他喜欢跟哪些人在一块搅合,就知道他是什么人。这样解释非常顺理成章。

另外,这样翻译,很明快、很流畅、也很符合孔子说话的风格。

那么,“过”在这里作“交往、交际、交结”讲,有古汉语先例之依据吗?太多了。仅《论语》中就有几处(尽管《论语》中“过”作“过错”解的地方很多)。现举几例:

(一)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未之难矣。”(《论语 宪问》)

这里的“过”,就是“拜访、过往”的意思,因为他只在孔子门前过,是不会知道孔子击磬并与孔子对话的,必然是进到孔子屋里了。

(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 微子》)

这句话中的“过”,应当作“靠近、趋近、近前”讲。否则,孔子不会下车迎之。

(三)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论语 微子》)

这里的“过”,也当“拜、访”讲。

孔子这句话,不太被人注意,不经意间被误读千年,现在还被误读

另外,在其他历史文献中,“过”指“过往、交往、结交”的例子也不少。例如

(1)《墨子 贵义》篇:“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这里的“过”,即当“拜访、交往”讲。

(2)《史记 魏公子列传》:“臣有客在市途中,愿枉车骑过之。”这里的“过”,也即“拜访、交往”之意。

(3)《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这里的“过”,也是“拜访、登门”的意思。

(4)《后汉书 王符列传》:“富者竞欲相过,贫者耻其不逮,……”文中之“过”,亦是“交往、交结、攀附”的意思。

(5)苏轼曾写过一首诗,叫《雨中过舒教授》,这里“过”,也是“拜访”的意思。

总之,孔子这段话里的“过”应当作“过往、交往、交际”讲,而不应该作“错误、过失”讲。

感谢关注本账号。

Tags:孔子   论语   微子   史记   子路   后汉书   墨子   苏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