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诸葛亮简介300字)

网络整理 2022-04-29 最新信息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诸葛亮是历史上大名鼎鼎、口口相传的传奇人物,他在民间是智慧的化身,在朝堂是良相的代表,配享文武双庙,独拥忠武谥号。做到了人臣的极致,成为了千年来士子的精神坐标。

可是在时下一些“过枉矫正”的舆论之中,依然会有很多人根据一些断章取义的理解,对诸葛亮的名望和功绩、能力和品性持怀疑态度。他们固守成见,顽固地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主要是就是因为《三国演义》对他的神化,真实的诸葛亮不过尔尔。

我们要对历史心怀敬畏,要尊重历史的逻辑和结晶。诸葛亮被千古称颂,这已经是经过历朝历代、各行各业的人们无数次验证和认可的,自然不可能是言过其实的。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即使我们鼓励对我们未知的事物去“大胆怀疑、小心求证”,但是,我们还是要把重心放到“求证”上,而不是毫无理由地怀疑上。对于诸葛亮的历史评价有所怀疑的人,或许都是没有认真对诸葛亮的生平进行仔细求证和思考的人。

如果我们真正读懂了诸葛亮这个人,你会发现所有的溢美之词用在他身上,一点都没有违和感,他就是一个值得世人膜拜的千古垂范。

01、出山前的诸葛亮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其实过多地介绍出山之前的诸葛亮,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毕竟诸葛亮一生的光芒都集中在《隆中对》后出山追随刘备的28年里。但是,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更加立体地理解诸葛亮后期的行为逻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诸葛亮的早期经历。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诸葛氏的聚居地琅琊郡阳都县,也就是今天山东省临沂市的沂南县。诸葛家族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大户,只不过家道成中落之势,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经十分明显了,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吏,且英年早逝。

从小就失去了父亲,诸葛亮只能追随于叔父诸葛玄去讨生活。

叔父诸葛玄本投身在袁术的门下,后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可当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诸葛钧兄弟去赴任时,东汉朝廷又另外任命了朱皓为新的豫章太守了。这弄得诸葛玄很是尴尬,自己是分公司总经理任命的,人家是集团总公司任命的,争起来也名不正言不顺呀!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诸葛玄和荆州牧刘表曾有交情,于是只好中途改道到荆州去另谋发展,诸葛亮也因此来到了让他闻名天下的荆州。

史书上对诸葛亮在荆州的生活着墨并不多,最广为人知的描述还是诸葛亮自己后来在《出师表》中所描述的那样“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这句话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可太当真。

诸葛亮出生士族,根本不是什么布衣。尽管他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士子,但是家族的底蕴和资源还是为诸葛亮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诸多便利条件,否则,即便诸葛亮天纵英才,他也不可能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自学成才。

事实上,在东汉末年门阀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阶级壁垒已经十分厚实了,如果没有合适的身份背景,很多路都会走得举步维艰的。刘备为什么得到了“皇叔”的称号后,就到处广而告之,原因就在此。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可是家道中落且背井离乡的诸葛亮随叔父颠沛流离到了荆州,也绝不是过上了那种欲求欲取的生活,因为士族阶级本身也是存在鄙视链的。

但是,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经在荆州形成了一张无比强大的关系网:叔叔诸葛玄和荆州牧刘表是故交;一个姐姐嫁给了襄阳德高望重的大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号称“凤雏”的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另一个姐姐嫁给了蒯祺,蒯祺是襄阳大豪族蒯氏一员;妻子阿丑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阿丑的母亲与刘表的妻子是亲姐妹,当时统领荆州兵马的蔡瑁是阿丑的亲舅父;颍川司马徽、徐元直、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等都是诸葛亮要好的朋友。

很多人内心阴暗、消极的人往往会认为,诸葛亮最后能在历史上大放异彩,主要就是上面这张庞大的关系网成就了他。但大家客观、冷静地去想一想,只有相互对等的人才能相互识别,为何荆州的那些世家大族、名士高才都对背井离乡的诸葛亮青睐有加呢?这不正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懂得经营人生和未来的大才吗?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一直“躬耕于南阳”,为何身具大才、胸怀大志又有关系背景的诸葛亮一直不致仕呢?他是在沽名钓誉吗?

这才是介绍出山之前的诸葛亮的重点所在,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通往理想的平台与道路。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梦想,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很少有人能把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与自己的能力和环境结合得天衣无缝。有些人志大才疏,有些人随波逐流,有些曲高和寡,有些人放浪形骸……漫无目的地等待着、迁就着、愤怒着、焦虑着,这是很多人在面对终极选择时的普遍困境。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能矢志不移地坚持自己内心的终极信仰不妥协,并一直为实现它而厚积薄发地做好准备,这样的人才会真正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诸葛亮是一个士人,家国情怀、盛世一统、修齐治平等儒家思想的内核早已融入了他的血脉,他想成为管仲那样匡扶社稷的千古名相,成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一个符号。

一个人若是真有了高洁的梦想,就不要轻易接受世俗的玷污。诸葛亮若是真的就随意依靠自己的关系将就着随意在荆州入仕,必将使他的未来成就大打折扣,毕竟历史上没有几个大人物是将就出来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诸葛亮早期性格的基调,也是诸葛亮后期魅力的焦点,他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这句话诠释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02、跟随刘备16年的诸葛亮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很多人觉得,若是把《三国演义》之中那些强行拉扯到诸葛亮身上的功劳(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抛开,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之中其实是没有什么存在感和重要性的。

这种意见和很多人认为萧何名列“汉初三杰”之首是名不副实的逻辑是一样的!是一种狭隘的历史意见!

前面的十六年,诸葛亮在后来的蜀汉政权班组成员之中,同样是前三的核心人物。一直东奔西跑的刘皇叔最后能有那样一份家业,没有谁都行,无非就是家业小一点,时间再长一点。就是不能没有诸葛亮。

没有诸葛亮,刘皇叔一辈子可能都只能是一个带着兄弟们四处讨生活、包项目的包工头了。从包工头到自主创业,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帮他捅破战略方向与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的那层窗户纸,这层窗户纸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捅破的。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隆中对》的重要意义除了指出了要以荆州、益州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刘皇叔彻底明白了:自己不能一辈子老帮人家打工,要自己创业;不能再今天给这个军阀代言,明天给那个军阀代言,以后只能为自己代言。

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刘皇叔已经漂泊了20来年了。虽然刘皇叔个人魅力无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总有人投资、有人拉拢。团队里的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当世虎将。可是,一直也只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算是一个资深流浪汉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职场之中,老是幻想着抱别人的大腿,就算你抱得再成功也只是一个经理人,这种打工人的思路是很难成为真正的大老板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一针见血地告诉了刘备:刘老板,你也别带着关二哥和张三哥整天琢磨哪个公司的平台好了,赶紧占领荆州和益州这两块市场吧,自己注册公司,另起炉灶才是王道。别再想着认谁当大哥的事了,你就是大哥!

没有诸葛亮这当头棒喝,按照刘皇叔的一贯操作,长坂坡之后,他十有八九就跟着鲁肃去投奔孙权了。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当然,诸葛亮并不仅仅只是给刘皇叔制定了战略规划这么简单,毕竟有想法很容易,帮助想法落地才最难的。

207年,此时的诸葛亮在刘备的队伍里还被安排在新野县财会专员和外交专员的岗位上进行基层锻炼。当时,刘表家里的俩儿子为了接班的事摩拳擦掌的,政治嗅觉十分敏锐的刘皇叔使劲地烧刘琦这口冷灶,居中联络员便是与刘琦沾亲带故的诸葛亮。

后来,刘琦在权力角逐中逐渐被边缘化了,情况十分不妙,于是多次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却始终闭口不言。因为别人一问,你就不迫不及待地奉上早已准备的意见,你的意见和你这个人的分量通常是很难被重视的。

等到刘琦快扛不住了,把诸葛亮带到花园里的高楼上喝酒,屏退下人,直奔主题地说:“这里也没有别人了,诸葛兄弟,你就给我支个招吧!”

这时,诸葛亮才说:“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既然在中央混不下去了,为啥不去地方培育自己的势力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啦,随后刘琦趁着黄祖去世的机会,迅速争取到了江夏太守的职位。

这段机缘有多重要?刘备后来被曹操追打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就是刘琦的江夏让刘备有了能救命的喘息之机。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208年,内交外困的刘皇叔总算体验到了白手起家创业的艰难,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竞争对手,而身边的兄弟却越来越少了,地盘没有、资金没有、队伍孱弱、盟友匮乏,眼看就要自行破产了。

28岁的诸葛亮临危受命,被派到江东拉赞助去了。大家细细想一下,这么重要的任务,事关生死,刘备为什么不交给那些跟了自己很多年的老兄弟,而是交给刚入职一年的新青年诸葛亮?说明刘备自始至终就是把诸葛亮当核心人员培养的。

诸葛亮不负重托,把溃不成军的刘皇叔描绘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战略盟友,把气势如虹的曹阿瞒描绘成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在好友鲁肃的帮助下,成功结成孙刘联盟。

此事的主要功劳自然是鲁肃的,但是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分量亦可见一斑。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209年,刘皇叔开始时来运转,荆南四郡被他捞到口袋里了,算是置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产业。29岁的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治所临烝(衡阳市),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足兵足食,充实军资。

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除了武陵郡这个和南郡接壤的“前线”外,刘备将大后方全部交给了此时上班仅两年多的诸葛亮,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我继续出去打拼,你帮我守好家的意思。也是我主外,你主内的意思。也就是说,29岁的诸葛亮就坐实了刘备公司的“总经理”一职。诸葛亮在这个职位上从此就再也没有挪动过了。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211年,刘璋引狼入室,刘备顺势入川,诸葛亮和关羽、张飞镇守荆州,几乎全部的政务,包括大部分的军务都靠诸葛亮一个人当家。

212年底,刘备和刘璋正式开撕。213年,诸葛亮当机立断,与张飞、赵云入川助战,逆着长江入川有多不容易不言而喻,但是诸葛亮完成得相当顺利:

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诸葛亮受封金五百斤、银千金、锦千匹,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实际上还是干“总经理”的工作,只是得了一些奖励,表明老板刘备对他的认可。

此后,诸葛亮常年镇守成都,达到效果就是“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咋一看,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刘备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吗?

但是,当过家、管过公司的人就知道对于组织来说,“足食足兵”的分量有多重!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从213年刘备武装入驻益州开始,蜀地就一直折腾没停过。一台性能再好的机器,也无法维持长时间的高速运转,谁能保证它怎么运转都不散架,谁就是有真本事。

蜀中战争持续了两年;215年,刘备刚拿下益州,还没来得及稳住局面,孙权又开始来抢荆州了,刘备紧急带着5万人出川支援关羽,结果被南下的曹操的给吓回来了,仗虽没打,差旅费可没少消耗;同年,张飞跟张郃在巴州又干了一仗;

217年年底,汉中争夺战拉开了序幕,张飞、马超率兵攻夺武都,紧接着刘备又亲自带队在阳平关跟夏侯渊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对峙。

战争由来都是填不满的吞金兽,家里没有几年的余粮,你是没有勇气拿起手里那把刀的。而且我们都知道“蜀道难”,“蜀道难”是一把双刃剑,别人很难打进来,你自己也很难把兵力和物资送出去,刘备和夏侯渊对峙的那一年,可没把本已捉襟见肘的诸葛亮给逼疯。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老板年年在外面烧钱,全靠你这个总经理在家里操持公务,你就知道“总经理”有多难当了。诸葛亮被逼没办法了,只能采取“涸泽而渔”的办法了,男的都给我上战场,女的都给我去运粮,咱们跟北方的曹贼拼了。

在平阳关和夏侯渊拼家当一年后,刘备又突发奇想,跑到了物流难度更加大的定军山又跟曹操耗了小半年。

公司本就入不敷出,老板在外面连续跟实力强大的曹操烧钱烧了一年半,诸葛亮居然从来没掉过链子,你说他这个总经理当得好不好?

都说“收复汉中”是刘备的功劳,谁真的明白诸葛亮背后的苦劳呢?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汉中之战后,本来刘备集团已经达到了战争承受能力的极限了,要虚脱了,恨不得躺下来什么都不想地休息一阵子,但是,老天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襄樊之战开打了,刘备集团的军中定海神针关羽在半年后过早地离开了蜀汉人民。

又过了一年半,稍稍喘了一口气的刘备要急着给二弟报仇,于221年七月率五万精锐来争夺荆州了,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打出三峡。

结果在夷陵被陆逊逼住,耗时13个月之后,被陆逊一把大火把刘备集团的家底子给烧光了,连个渣渣都没带回蜀地。

以上便是诸葛亮同志白帝城托孤之前在刘备集团的全部履历,他在“总经理”的岗位上干了14年,前四年利用荆州的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东线战场,三路入川帮助刘备问鼎益州,并给留任荆州的关二爷留下了一个好家底。关二爷后面建设江陵新城,讨伐曹仁、于禁,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后面10年,用四川一地的资源支撑着老板刘备各种无底洞地烧钱,除了打完四川和汉中各休息了一年多,其余近7年的时间一直打仗,而且都是那种巨烧钱的仗。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真正懂军事的人自然会想到,上述这些事其实不仅仅是一个钱和粮的问题,你的兵员要如何补充?你的军粮要如何征集?攻城的器械怎么抵达战场?战士的兵器如何保障供应?冬夏的衣服、伤病的药品如何供应不断?战死者的抚恤、战士们的奖金、家属的优抚待遇如何去兑现承诺……,这些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也都是诸葛亮要一个人解决的问题!

再次重申,战争不是街头斗殴,打完了就一拍两散,回家吃饭。它是一个黑洞,只要开启了它,就得不停地往它嘴里喂食,只要你的供应跟不上,就后患无穷,甚至会反过来吞了自己。所以,决定战争的胜负手从来都不在战场,而在于战争背后的资源支撑。

前面说了,刘备集团缺了谁都可以,唯独缺诸葛亮不行,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谁能支撑得住刘备连续这么多年的长时间、远距离、高难度的“三高消费”?但是诸葛亮做到了,从来没掉过链子,粮草、兵器、军饷、器械、军装、药品都是按时按量地供应到位,从来不让老板刘备在外面受到一丁点委屈。

关键是诸葛亮在蜀地使劲地薅羊毛,人家蜀地还不暴动,心甘情愿地任由诸葛丞相随意薅,怎么薅怎么有,时至今日,还世世代代念着他的好。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这就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前16年在刘备集团并没有大书特书的功绩和价值,也是刘备临终前要托孤于他的原因,甚至还要加上一句“君可自取”,因为阅人无数的刘备知道,自己这个半死不活的烂摊子,只有诸葛亮才有能力续上一线生机。

03、主政蜀汉12年的诸葛亮

223年四月,刘备病逝永安,丞相诸葛亮受托孤之重,奉丧回到成都,托孤副手李严留镇永安。五月,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没多久又领了益州牧。至此,诸葛亮开始了后面传奇的12年的丞相之路。

历史上对蜀汉政权这12年的评价总体上就是一句话“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但是要充分解读这一句话,可能需要花费数万字,所以抛繁就简,大致地说说诸葛亮的主要成就吧。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他剿抚南中,平定边患,确保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重回安稳轨道;

他平衡党争,稳定政局,镇定人心恐慌的益州大地重拾坚定信心;

他北伐曹魏,迎难而上,驱逐深陷绝望的偏安政权浓郁悲观情绪;

他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促进千疮百孔的蜀汉大地逐渐恢复生机;

他操练士卒,选拔军官,重建本已瘫痪的军事体系再上革命征途;

他颁布法典,重申秩序,严肃渐趋无序的行为理念渐归同心同德;

他写了千古流芳的《出师表》;他用一州之力,让曹魏的西北半壁寝食难安,雍凉不敢解甲,中国不敢释鞍;他凭一己之力,让已成横扫天下之势的曹魏政权寸步难行,畏缩避战;他让同时代的另一位大神司马懿一辈子都只在他面前吃瘪和被羞辱,不敢与之一战,在其死后参观了残留的军营,还要由衷地感慨“真乃奇才也”;他让曹魏政权觉得即便丢盔弃甲,能挡住他的北伐就是大功一件,吃了败仗的司马懿反而是大功一件……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总而言之,魏、蜀、吴的三国史,其中所谓的“蜀”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人家诸葛亮一个人的独角戏。蜀汉政权建立三个月后,刘备就带着几乎全部的家当给二弟关羽报仇去了,结果一把梭哈被人家全吞了,蜀国的基因、风骨和记忆几乎基本上都是诸葛亮一个人缔造的。

以丞相身份成为一个国家的符号和灵魂,试问中国历史上名相如云,谁又能做到诸葛亮这个份上?

04、总结:诸葛亮为什么是人臣之中的传奇?

诸葛亮能从两千多年如过江之鲫的文武大臣之中脱颖而出,被奉为千古典范,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传奇和实力。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出道便是巅峰,传奇不传奇?

出手就解决了漂泊了几十年的刘皇叔的战略瓶颈问题,传奇不传奇?

帮助老板创立一片江山,老板临终时说“要是我儿子不行,你就自己上”,传奇不传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传奇不传奇?

领一州一地闹的整个北方心神不定,同时代唯一跟他水平相当的人,要用“千里请战”的假把戏来逃避与他一战,传奇不传奇?

五次北伐,逆天而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秋风星落五丈原,让无数人看到与天斗的希望,传奇不传奇?

为了解决制约国家扩展的物流问题,亲自设计发明“木牛流马”,传奇不传奇?

诸葛亮被誉为“千古良相”是名过其实还是当之无愧?他一生太难了

关于诸葛亮的传奇实在是不胜枚举,但是,传奇的背后都是需要实力做背书的。没有实力说话,传奇要么变成神话,要么就渐渐烟消云散。

诸葛亮被视为千古传奇是名副其实,他的实力和功绩一直都摆在那里,只是有些人没有发现而已。

Tags:诸葛亮   诸葛玄   荆州   刘备   隆中对   我在宫里做厨师   美好   一直在身边   袁术   庞统   庞德公   南阳   三国演义   襄阳   汝南   不完美妈妈   山东   司马徽   东汉   儒家   交个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