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薛西斯为什么这么高大)

网络整理 2022-05-24 最新信息

离现在越远的历史,可信性越低。即使有相关考古文物佐证的情况下,某些文物上记载的内容未必是真实的“历史”——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既然司马迁不可能旁观“鸿门宴”,在大名鼎鼎的《史记》中,人物间的秘密对话他是如何知晓的呢?

没错,纵使是史书中泰山级别的《史记》,也必然存在编造和夸大的问题。更不用说其他官方或民间史料中颠倒是非、因果互换、移花接木等情况。

但一味强调“伪”,今天的我们看待历史又难免陷入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于是,我个人比较认同看待历史的态度是:带着批评、质疑的态度去读历史,“尽信书,不如无书”。

西方史学界,相当于《史记》的,必然是希罗多德的《历史》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希罗多德

这套多达9卷的巨著——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一套《历史》达1100多页,被公认为西方史学史上第1部叙事体历史巨著。而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更是将其称为“史学之祖”、“历史之父”。

然而,《历史》虽被奉为西方史学大厦的第1块基石,后世对内容的质疑从未停止,希罗多德也被冠上了“谎言之父”的帽子。

如果你有兴趣翻阅《历史》,必然会注意到贯穿全书的,除了波希战争的经过、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还有太多荒诞无稽的传说或极尽夸张的描述。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300》中的薛西斯

我印象极深的一段,是讲薛西斯(Xerxes)出征时波斯帝国军队总数达500多万人OMG!我们假定5位后勤负责1位士兵,那么,战士总数会达到惊人的100万

这种完全不可能的夸大,让我总会想到后来马可波罗的《百万行记》,也就是俗称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中对中国的描述使用最频繁的修饰词就是“百万”。

这些时不时冒出的匪夷所思让《历史》呈现出一种极为闪耀的“虚伪”,文雅一点的说法是书像《天方夜谭》,世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地摊上卖的”故事会“

同时,让人不理解的是,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流传下来的可靠资料是极少。如果说他本人在《历史》中未叙述自己的经历,还情有可原——就像今天的著作,作家也未必在【序】中絮絮叨叨自己的过往——那么,与希罗多德同时代的作家们对他要么鲜有提及,要么语焉不详,这就比较奇怪了。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想《历史》有可能是一本托名之作,它也许是一个人完成,但这个人未必叫【希罗多德】;它也许是好几个人一同完成的。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吉尔伽美什史诗》泥板

我们还应该遐想一下希罗多德所处的时代,那是一个雄辩、戏剧、哲思等蓬勃发展的时期,伟大的人物更热衷于传播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是像当代某些学者一样在自己的小书斋里“圈地自萌”。

那么,倘若你是观察者、聆听者“公民”,你是希望接触一些跌宕起伏、前所未闻、千奇百怪、真假参半的故事,还是一种自言自语、平淡无趣的念白呢?

我们仔细想想,流传至今的古老的作品,好像是诗歌居多吧?中国有《诗经》、古希腊有《荷马史诗》、古巴比伦有《吉尔伽美什史诗》。它们能流传,一方面是内容,另一方面是形式——有韵律、有节奏,形式有时比内容更重要,极端的例子就是现代广告封面上的“图片与实物不符”。

另外,今天我们将【希罗多德】的著作称为《历史》,其实是有不少问题的。

我们可以在网上找一个封面比较简约的版本,会注意到书名叫【histories】,而不是“历史”的【history】,这是为什么?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我们再来看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4月出的《历史》,书名上是【historiae】,这又是为什么?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原因是【historiae】与【histories】(应该是historiês,好像国内没几本书会怎么标)其实只是一个词的不同形式,但无论如何,都与现代意义的【history】(历史著作)——额外插一句,如果国内有版本真的在封面用了【history】这个词,足以彰显出版社的“内力”了!

在希罗多德的时代,【historiae】与【histories】的意思是“游历、考察、探索”等。同时,希罗多德在开篇就明确说了——

以下所展示的,乃是哈利卡纳苏斯人希罗多德调查研究的成果。其所以要发表这些研究成果,是为了保存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使之不至于随时光流逝而被人淡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族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荣光,特别是为了把他们相互争斗的原因记载下来。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注意,这里说的是“调查成果”、”调查报告“,而不是什么后世所认为(默认)的关于历史的皇皇巨著。

说的俗一点,”收藏家“希罗多德的确就是做了一部有真有假的”故事集“,甚至还有点不负责任的态度说,”我就把看过的、听到的所有材料都放在这儿了,至于你相信还是不信,相信多少,这些我都管不了!

今天的我们默认接受的事实是——希罗多德自己开创了“历史”这门学问,但希罗多德本人的时代,根本没有”(现代)历史“的概念,希罗多德的”历史“应该是个动词,核心就是”了解陌生、未知,发现新知新识“,前文也提了,这其实与当时那些科学家、哲学家所做的事没啥区别,哲学家关注的偏精神世界,科学家关注的偏物质世界,希罗多德关注的人类社会是精神与物质共存的世界。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直到古典时代后期,差不多是公元前4世纪,人们才开始把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大部头称为“历史”——这时候的”历史“,就相对接近后世历史著作的意思了。

回到我们的题目”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

事实上,这个”水分“是由我们后人阅读、思考时才能挤出来的。至少在希罗多德看来,这是当时其他世界的第一手资料,可是100%纯度的【干货】,童叟无欺。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接下来,我要与你聊聊原本该是主角的《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本书全名虽然是《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读者完全可以将其视为希罗多德《历史》的脱水导读版,这里的”脱水“,指的是作者张新刚剥离了上文我们提及的《历史》中的玄幻部分,尽可能着眼于历史事件与哲学思考;而”导读“,则指的是这本书是依照《历史》中的篇章顺序进行九大篇章的宏观解析

与《历史》一样,《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的前半部分着眼于讨论各个区域(含帝国、城邦、民族等)的政治与文化,这其中就涉及政体(独裁或民主)、习俗(这里注重道德层面的思考)以及衍生出的哲学思考(”幸福“是什么)。

而后半部分的重点,则是希波战争发这一影响历史的大事件,这部分的讨论从战端初启的原因和背景开始,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

总的来说,这本书《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将希罗多德设定为一位探究秩序本原的思想家,这个概念似乎是脱胎于”秩序出于混乱“的古老格言——我记得是出自一段拉丁文,但原出处找不到了,弄不好是某个游戏里的?

希罗多德的《历史》到底有多少水分?读《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与幸福有关的苹果

值得一说的是,统治依赖的法律或习俗,本质上都是建立一种秩序;而幸福的人生,也可以理解为有秩序的人生,因为不幸、意外都可以归为”无序引发的异常“;类似的,自由,也是在一种看得到或看不到的秩序中寻找一种平衡。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中,涉及的如“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统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自由对于人和城邦意味着什么?习俗究竟有何约束力量?波斯和希腊的冲突是利益的冲突还是自由与奴役之战?”等【命题】,并非一种近乎枯燥的说教,而是借(也许是真也许是假的)历史,去观察人性、思考秩序,回归一种【理性的探究】。

这种探究,我们可以称为【哲学】。补充个前文未提的内容,在希罗多德的时代,“历史”和“哲学”二词并无明确区分,被伊奥尼亚人称为ἱστορίη(历史)的,正是雅典人所称的φιλοσοφία(哲学)。

于是,不管你懒得去读希罗多德的长篇,还是仅仅是想一窥希罗多德时代的人本精神,《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都算是一块深入浅出的”敲门砖“。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 世界通史 张新刚 ¥8.9 购买

Tags:希罗多德   历史   希腊   史记   吉尔伽美什   文物   历史学   诗经   一千零一夜   史诗   政治   经济   利比亚   西塞罗   马可波罗游记   故事会   爱琴海   司马迁   诗歌   考古   荷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