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正青春剧情分集介绍47)

网络整理 2022-06-06 最新信息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仲夏的太阳,照耀着门前的百年大槐树。树荫下的院落,大门开着,院中一个竹制藤椅上,孔秀英坐在那里,正在挑选种子。


这是一个体态瘦小,衣着朴素的老妇人。满头的灰白色头发,半掩着她那虽然布满岁月沧桑的皱纹,但是却安详怡然的脸。


门口传来了脚步声,她抬起头,拂去垂下的头发,望向门口。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除了村主任,另外几个人她都不认识。其中一位身姿挺拔,颇有军人气质的老人,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神情,快步走向她。


孔秀英急忙站起身,狐疑地看着他。


村主任拉起孔秀英的手,向她解释道:“大娘,当年你救过的老将军,来看你了,他说要当面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呢!”


村主任的话,似乎开启了孔秀英记忆的闸门,她瞅着那位老将军,思绪飞向了那遥远的战争年代......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1941年11月19日清晨,盛圩子村的新媳妇孔秀英,来到村南头自家柴垛,刚刚抱起一捆柴火,就因隐约听到一阵轰轰隆隆的声音。


战争年代多忧患,无时不在的危险,让平民百姓的性格,变得更加机敏。孔秀英细听了一会儿,觉得那声音越来越近。便放下柴火,紧跑几步爬上高坎。


透过早晨的薄雾,她隐约看到,十几辆挂着日本旗子的汽车,正沿着公路向自己村子的方向驶来。


孔秀英的心扑通通地跳了起来,她扭转身,拼命向村子里跑去。


此时在她的家中,住着十几个新四军,他们还在睡觉。


这些新四军,是昨天半夜才到的,此时一定睡得正香。想到此,孔秀英心急如焚,她一定要赶在鬼子的前面,回到家里。


当她一口气跑到村口时,在那里放哨的战士,也意识到了这个严重的情况。他们一边做好战斗准备,一边嘱咐孔秀英赶紧进村,把情况向参谋长汇报。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孔秀英气喘吁吁地向家跑着,边跑边尖声喊叫:“快起来啊!鬼子来啦—!”


刚到家门口,新四军战士已经冲了出来。领头的支队长,看到孔秀英便急切地问她:“日本人在哪了?来了多少人?你估计还有多长时间能到?”


听着支队长一连串的询问,孔秀英的丈夫,盛维凡也着急了,他拉住孔秀英:“别慌,把话说清楚。”


孔秀英缓了一口气,对支队长说:“在官道上。雾大我没看清,怎么也有十几台车。正往这来呢,估计快到了。”


孔秀英的话音未落,南面村口,突然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


支队长一扬手里的驳壳枪,大喊一声:“快,跟我去阻击敌人!”


可是他刚跑了几步,回头向院子里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变了:“诶呀,参谋长咋没有出来呢,我刚才喊他啦!”


他想回到院里,可是村口的枪声越来越急,他急于前去指挥战斗。


孔秀英见状,对他说:“我去看看,你放心打鬼子去吧。”


支队长感激地点了一下头,留下那些战士,自己急忙冲向村口。


孔秀英转身拉起丈夫的手,向后院的新房跑去。


她的内心焦急万分,因为在那屋住着的,是新四军的淮北军区参谋长张震。


虽然孔秀英此时,并不知道张震的真实身份,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她却知道,鬼子要打进来了,这个新四军的大官,一定不能有闪失。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不怪孔秀英担心,此时连续两天没有睡觉的张震,睡得正香。当听到孔秀英的叫喊时,睡在他身边的支队长,急忙推了他一把,见他睁开眼睛了,便起身向屋外跑去。


可是疲倦至极的张震,仅仅是翻了个身,瞅了支队长一眼,便又沉入梦乡。


张震确实太累了。


11月17日11点,在宿东召开的地方政务会议,终于结束了。


会议主要是调整部队与地方的关系,整顿军地各级干部的思想,统一大家的认识,团结一致积极抗日。


为此目的,张震和一些主要领导,到会宣讲,找个别干部谈心。几乎不眠不休地,忙活了两天。


会后,为了防备行踪暴露,遭到日寇偷袭,部队决定连夜转移。


18日夜间十二点,部队终于来到了,安徽省宿州盛圩子村。所有战士们,迅速分散到村里,找到了一些可靠的堡垒户,立即休息以补充体力。


张震在支队长等十几个战士的陪同下,来到了一棵大槐树下。在繁茂的树枝庇护下,一个整齐的院落出现在战士们面前。


支队长走上前,在木板门上拍了拍,出来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后生。他是这家的主人,刚刚娶了媳妇的盛维凡,他的后面跟着新娘子。


张震走上前去,对小夫妻客气地询问到:“我们是新四军游击队,行军路过这里,在你家借住一宿可以吗?”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不等老实的盛维凡说话,孔秀英走到前面热情地说:“有啥不可以的,我弟弟也是新四军战士,说起来,咱们都是一家人呢,赶紧进来吧。”


一行人,在盛维凡两口子热情的邀请下,走进了院子。


这是一个普通农家院落,分前后脸院。后院正房的门窗上,贴着崭新的红喜字,收拾得也整洁利落,一看就是新人的住房。


孔秀英和盛维凡低声商量了几句,便对张震说:“首长,你们就住在正房吧。”


张震一听,赶紧拒绝道:“不行,不行!我们一个大男人,怎么能住在你们的新房里呢,绝对不行。”


他看了看旁边的偏房,回头对支队长说:“我们就住在那里吧。”


孔秀英一听急了,她拦住张震等人,诚恳地说:“哪能让客人住偏房,我也是新四军的家属,说来都是一家人,你们就在正房住吧。”


盛维凡见张震还要争,便拽起张震的手,一边往屋里推,一边说:“快别争了,再争天就亮,赶紧进屋休息吧。”


张震见两口子都这么实在,便没有再拒绝。其余的战士,在盛维凡的帮助下,将稻草铺在门廊下边,睡在了前院。


等部队都安顿好了,张震倒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确实是太累了,久经沙场的张震,不但没有听到听到孔秀英的喊声,连支队长喊他起床的声音,都没有当回事。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孔秀英和盛维凡进屋一见,吓坏了。空荡荡的屋里,只有张震一人还在沉睡中。


孔秀英一边尖声喊着:“鬼子来了,快起来啊。”一边和丈夫一起,跑上前去拖拽张震。


张震被惊醒了,听着外面的枪声,他拎起枪就要冲出去。


孔秀英拽住他,急切地说道:“不行,你不能出去,外面鬼子的人太多了。”


张震愣了一下,对一名战士说:“你去告诉支队长,让战士们保存实力,边打边撤。突出去之后,回皖北老根据地集合。”


那个战士领命就向门外跑。可是刚刚出去,他立刻又返了回来,并且急忙将大门关上了。


“参谋长,咱们出不去了,鬼子已经到街对面了!”


孔凡英不等张震吱声,便拉着他来到后院,推开后门:“快,从这里出去,顺着胡同往西跑。过了村西的河滩地,就是沱河。”


盛维凡也催促着说:“快跑吧,河上有一个木桥,能过去。这时候是冬天,河水也不深,找不到桥,从河里淌过去,就能摆脱鬼子了。”


孔凡英推着张震,急的声音都变了:“快点,你们快点走吧,前面已经在砸门了。”


十来个战士,护卫着张震,沿着孔凡英两口子指的胡同,奔沱河而去。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战士们掩护张震,顺着胡同跑出去不久,前面果然出现一片开阔的河滩地。河滩地那边的沱河,静静地流淌着,浅处可见河床。


按照孔凡英指引的路,只要越过河滩地,冲过河去,张震和战士们就能脱离险境。


沱河桥已经遥遥在望了,后面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子弹“啾啾”叫着飞过来。几十个鬼子一边疯狂追赶,一边不停开枪。


张震一见此情,立刻回身还击,同时嘱咐战士们:“隐蔽!快隐蔽。保护好自己,向河对岸撤退。”


警卫班长石守良,一把将张震推到一块大石头后面,自己迅速跃进一个土坑中。他一边阻击鬼子,一边对旁边的战士吩咐:“我掩护,你们快保护参谋长过河。”


由于敌众我寡,石守良和几个阻击敌人的战士,相继牺牲。


此时在战士们的保护下,已经退到沱河对岸的张震,利用有力地形,马上组织火力,向鬼子展开反击。


由于雾色苍茫,鬼子又不熟悉地形,和对岸的情况,不敢继续追赶。疯狂扫射一阵子,回到村里去了。


此次战斗,因为事发突然,战士们仓促迎战,致使部队损失惨重,一下子牺牲了三十多名战士。


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张震带领突围部队,转移到皖北,回到了老根据地。


留在盛圩子村一带侦查敌情的战士,向张震介绍了当天战场的情况。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一些没有来得及突围的战士,在乡亲们的掩护下,基本都脱离了危险。死难战士的遗体,也都被乡亲们掩埋了。


听着侦查员的汇报,张震的内心即悲痛又感激。


在痛悼牺牲战士之后,他真诚地说:“幸亏有孔秀英的报警,否则,我们的牺牲将会更大,我也不会在这里听汇报了。”


他遥望着盛圩子村的方向,静默了许久,缓声说道:“等到胜利了,我一定要到村里看看乡亲们,谢谢孔秀英两口子。”


然而世事难料,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张震所在部队转战在战场上,离盛圩子村越来越远。


张震亲自登门,向孔秀英致谢的想法,最终成为了他深藏心底的一段回忆。


抗日战争胜利了,转战解放战争的张震,带领部队,纵横在战场上,直到全国解放进了北京,才稳定下来。


1981年仲夏,已经身居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高位的张震,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当年的救命恩人还健在,便不顾车马劳顿,亲赴安徽宿州,探望孔秀英。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弹指一挥间,四十年的沧桑岁月,改变了许多人的相貌,却无法改变老将军的情怀。


已经六十七岁的张震,来到盛圩子村,凭借着对那棵百年槐树的依稀记忆,径直找到了孔秀英的家。


这个当年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媳妇,现在已经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模样。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陪伴张震一行的村干部,对瞅着众人发呆的孔秀英说:“这位领导说,你当年救过他的命,咋没听你说过呢?”


已经到了面前的张震,低头看向孔秀英,亲切地喊了一声:“大嫂,你还记得当年硬从睡梦中拉起来,救了他一命的那个人不?那人就是我啊!”


一声呼唤,让孔秀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几十年过去了,如果不是张震亲自登门,她几乎忘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新四军的大首长,会有一天专门来看自己。


张震在孔秀英的陪同下,来到当年牺牲的烈士墓地。看到那些坟墓有些荒芜了,张震的心里不由一阵酸楚。


他面对长眠在此地的战士们,沉痛地念叨着:“同志们,我来看你们了。日本鬼子被赶走了,你们用生命保卫的人民,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用你们的热血染红的土地,已经变得富庶了。我没有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这位重情重义的老将军,找到了孔秀英一家之后,便把他们当做了亲人。几次三番,盛情邀请,终于将孔秀英一家人,接到北京居住了一段时间。


在张震亲自安排和陪同下,孔秀英等人,在北京尽享了老将军亲情般的招待。


1999年,八十五岁高龄的张震,再一次来到盛圩子村。此时的他,欣慰地看到,烈士陵墓被修饰一新,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而孔秀英盛维凡老两口,自觉地担当了陵园的守墓人。


老将军站在庄严肃穆的陵园入口,再一次庄重地,向烈士们举起了右臂,致以了最深厚的敬意。


2015年,侠肝义胆的张震将军,带着对日益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群众忠贞不渝的热爱,走完了他无怨无悔的一生。


老将军走了,他亲自回到老区,看望普通农妇,向老区人民表达报恩之情的故事,成为了当地群众,津津乐道的佳话。


新媳妇爬墙头看见鬼子来了,扭头就去救人,40年后老将军来报恩


多年来,这个故事在宿州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了教育年轻后生,健康成长的好教材。


. END .


【文| 枫韵】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汶川地震范美忠丢下学生就跑被指责,14年过去,他一点不后悔

11年过去了,为何《我的团长我的团》,成了抗战题材第一剧?

Tags:安徽   日本   张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