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网络整理 2019-06-21 最新信息

摘要:古代科举,第一考文采,第二考意识形态。史书上留名的文学大家,却有好几个考不中科举,有的是因为政审不过关,比如李白;有些是因为思想比较非主流,比如蒲松龄。但是,还有一个人,文学大师,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是天天向上的斜杠青年,科举路上却一路坎坷,他就是柳永。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01

提到宋词,“杨柳岸 晓风残月”是不可忽略的一句。

写出这句词的柳永,原名柳三变,著名词人,对宋词的贡献不次于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等。

但是与其他人的金榜题名不同,柳永的科举之路也太不顺了,四次落榜。心灰意冷,大半辈子流连烟花柳巷,与歌妓为伍。

年过五旬,听闻朝廷特开恩科,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才勉强中进士。

放到现在,柳永这种情况,就是一个名声大躁、载入史册的音乐家,却怎么都考不上音乐学院。只得流连酒吧,和酒吧歌手混在一起。

混了大半辈子,碰到音乐学院扩招,才勉强考入。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02

除了柳永,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与科举无缘。出身商人世家的李白,尽管才华横溢,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按照“仕农工商”的排名,商人地位低贱,不可参加科举。

那柳永呢,是不是也是家庭原因造成的?

与李白相反的是,柳永的家庭,不出一两个状元,都是意外。

他出身官宦世家,从祖父开始,就崇尚儒道,几个叔叔全是儒生,父亲做过县令、通判等。

类似高晓松的高知家庭,“硕士在他们家属于文盲”,全家都是学者、科学家级别。

那柳永,是不是早年像高晓松一样,虽然聪明,却很叛逆呢?

并不是。柳永从小就聪明绝顶,并且刻苦读书,对功名有强烈的追求。

柳永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建宁府志》中录有一首诗,《中峰寺》,就是他少年时所作。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而且,自幼读书勤奋,老家崇安附近的蜡烛山,就是因他经常点烛夜读而命名。

早年曾作《劝学文》“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和“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劝学名句类似,妥妥的符合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啊!

儒生世家出身、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认同主流价值观。这样的柳永,为啥就考不中科举呢?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03

很简单,第一次科举时,他过于自信轻敌,失常发挥了。

《长寿乐》中他写道,“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着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想象着自己参加殿试时,皇帝亲临现场,自己定然金榜题名,荣归故里后与亲人道喜。

就在他以为,中举是囊中之物时,没想到命运给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荣归故里是梦,铩羽而归才是现实。

这也不完全是个意外。

当年25岁的他,第一次入京赶考,就被京城的浮华所吸引。久读圣贤书的年轻儒生,从未呼吸过这样自由而又浪漫的空气,风月场上的他,流连忘返。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更何况他分了心。

但是当年的柳永并不懂这一点。他对这个落榜的结果非常不满。25岁的他,还是少年心性,不懂掩饰,过于直率。

一首《鹤冲天》,直抒胸臆,郁郁不得志:“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因为一时大意,名落孙山。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失败,更是这个时代的遗憾。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本该是个白衣贤相。朝廷不要我,我还不如沉迷于风月场所,享受人生。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04

正是这首词写得好,连当时的皇帝都惊动了。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中载有这样一段话:“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华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

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是个喜好正统儒学、反感社会上的浮夸风气之人。而混迹歌妓舞女间的柳永,不光是浮夸风的代表人物,更是自视甚高,讽刺朝廷不识人才,科举不公。

这完全是点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死穴啊!宋仁宗从此记住了“柳三变”这个恶名,这是柳永的本名。

第二次科考,宋仁宗又在名册里看到他的大名,满是厌恶,于是大手一挥,让他去女人堆里填词去吧,要什么功名?

从此,柳永算是上了皇帝的“黑名单”,科举无望了。

其实,宋仁宗真的算是个仁义之君。当时意气用事的柳永,对于宋仁宗“且去填词”的评价,不仅不低头认罪,反而反唇相讥“奉旨填词”。

干脆直接住在妓院里,打出“遵奉皇帝命令,专业填词”的名号,通过给歌妓写词,获得高额的润笔费。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05

直到年过半百,放浪形骸大半辈子的柳永,才回过神来。改了个名字,从“柳三变”改成“柳永”,再次参加科举。

换个马甲,皇帝还真就不知道他是谁了。正好又适逢宋仁宗施行仁政,对于历届落榜生,实行宽松的录入政策。

这次,柳永终于中了进士,但最高职务也就是个六品小官,为官务公事奔走,羁旅行驿是家常便饭,在官场上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从未接近过权力中心。

中举后的第19年,年近七旬的柳永死在一个名妓家里。他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大夫,同届的状元都已无据可考,只有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史册里。

官宦世家的大才子柳永,四次落榜,赶上“扩招”才中举?


参考文献:

  • [1]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 [2]吴梅,《词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 [4] 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 [5]陈岳芬,《北宋时期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暨南学报》2006年3月

本文作者:历史真鉴(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52190040555571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柳永   宋仁宗   李白   明朝   文学   范仲淹   儒家   欧阳修   蒲松龄   读书   苏轼   高晓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