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吴敬梓读音)

网络整理 2022-05-20 最新信息

吴敬梓与袁枚,都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文人,一个以小说见长,一个凭诗文著世。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吴敬梓仅比袁枚大了十五岁而已。有趣的是,两人还都是同住在南京城里。按理说,同住一座城里的著名文人,应该有很多的交集才对,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吴敬梓和袁枚,几乎是互不来往的关系。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


两人交恶的原因,历史上有很多的猜测,但也都只是些猜测而已。不过他们之间,肯定是会有很多必不可少的“交流”的,只是比较隐蔽而已。

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中,讲述了一个“奇女子”——沈琼枝的故事,这个人物在当时可是有原型的,她就是松江人张宛玉。而提到张宛玉,就避不开当时解送过她的江宁知县袁枚了。

那么,张宛玉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袁枚,他是怎么来记叙这件事情的?这个故事的改编者吴敬梓,又在他的小说中,对故事情节的取舍有着怎样的考量呢?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


在《随园诗话》中,袁枚是这么叙述张宛玉的故事的

袁枚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江宁县的知县。江宁附近的山阳县里,有一个案犯来到了江宁县界。袁枚派人捉住了这个人,并准备把她押解到山阳县去受审。这个人就是张宛玉。

据案情叙述,张宛玉家是文敏公的后人,乃名门之后,嫁给了淮北的富商程家。婚后,张宛玉和丈夫的夫妻关系不和谐,她于是私下里就逃走了,寓居在尼姑庵里。

袁枚在点名押解张宛玉回山阳县受审的时候,张宛玉在大堂上给袁枚呈上了一首诗:

五湖深处素馨花,误入淮西估客家。

得遇江州白司马,敢将幽怨诉琵琶。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


袁枚一看,这首诗写得倒是挺好,但他又怀疑这不是张宛玉自己写的。张宛玉请求袁枚出个题目,自己现场作诗以证才华。袁枚指着庭院中的一棵枯树,让她以此为题,当堂作诗一首。

张宛玉又说了,您既然让我作诗,可诗人没有跪着作诗的道理,能不能借给我纸和笔,让我站起来作诗?

袁枚同意了,于是张宛玉倚着桌子,立马就写成了一首诗:

独立空庭久,朝朝向太阳。

何人能手植,移作后庭芳。

几天之后,山阳县的知县到江宁县衙来做客,袁枚问起了张宛玉的案子,到底当时是怎么判决的。山阳知县说,这件案子,本来不该判他们离婚,但是才女嫁给俗商,也的确是不匹配的。所以,我最后开释了张宛玉私逃的罪名,并且让她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


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是这么叙述沈琼枝的故事的

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许配给了扬州富商宋为富。父女二人来扬州准备完婚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上当受骗了,宋为富只是想要纳沈琼枝为妾,并不是想要明媒正娶。

沈琼枝独自来到了宋家,想要与宋为富理论一番,没想到宋为富自知理亏,给她来了个避而不见。沈琼枝在宋为富家住了几天,然后就带着宋家的一些金珠宝贝和几件衣裳,偷偷地逃到南京去了,靠着卖刺绣和诗文为生。

宋家将沈琼枝告到了江都县衙,江都县衙将公函发到了江宁县衙,江宁县的衙役很快就抓到了沈琼枝。

沈琼枝向江宁知县述说了自己的冤情,江宁知县却表示,具体的案情,将来会有江都知县来审理,他对这个不感兴趣。倒是听说沈琼枝的文墨很好,希望她能当堂作诗一首。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


沈琼枝让知县出题,知县指着庭院中的一棵槐树说,就以此树为题吧。沈琼枝不慌不忙,很快就作好了一首七言八句,而且“又快又好”。

江宁知县又翻了翻沈琼枝的行李,在里面发现了南京名士送她的程仪、诗集,以及她与南京的一些名士之间的诗词唱和。

最后,江宁知县派人把沈琼枝押解走了,并且附上了自己写给江都知县的一封密信,希望他能把沈琼枝开释罪责,归还给她的父亲,让她自行择婿。

吴敬梓对袁枚的美化

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江宁知县,对沈琼枝的案情并不关心,反倒对她的诗才很感兴趣:“你这些事,自有江都县问你,我也不管。你既会文墨,可能当面做诗一首?”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


吴敬梓舍弃了原版故事中,袁枚对才女张宛玉的不信任的情节,反而让小说中的“江宁知县”,更关心沈琼枝的才华。这就使得小说中的江宁知县,有了爱惜人才的美德,间接地也表现出了袁枚,并不是一个只关心乌纱帽的俗人。

袁枚对张宛玉的案情进展,其实也是不怎么关心的,他是等到山阳知县来访的时候,才顺便问了一下。但《儒林外史》中的江宁知县,可就是沈琼枝的救命恩人了。他凭借着自己是江都知县的同年相好的关系,主动帮助沈琼枝摆脱了牢狱之灾,让她重获自由。

袁枚,是张宛玉事件的当事人,他只是在自己的《随园诗话》中,如实地记载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已。吴敬梓却是一个小说家,他可以任意撰写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吴敬梓与袁枚不睦,但在《儒林外史》中,仍然美化了那个江宁知县


但吴敬梓在自己的小说中,充分地美化了这个与自己关系有些不睦的江宁知县袁枚。他不以自己的感情,好恶为出发点,而是根据自己作品主题的需要,来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理想化的描写。

鲁迅认为,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公心讽世”的小说,其作者的“公心”,由此也可见一斑。

Tags:吴敬梓   袁枚   儒林外史   小说   我在宫里做厨师   山阳县   鲁迅   随园诗话   扬州   南京   焦作县级融媒   淮北   槐树   诗歌   琵琶   太湖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