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于禁是曹操的大将吗)

网络整理 2022-04-16 最新信息

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这三个三国顶级团队的实力应该不相上下,这才有了三国鼎立——如果一方具有碾压性优势,早就三分归一了。

蜀汉五虎大将的排名顺序,在《三国演义》中是关羽为首,以下是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在《三国志·卷三十六》中的排序还是关羽第一,接下来是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曹魏五子良将和江表十二虎臣之说,分别见于《三国志·卷十七》和《三国志·卷五十五》,其排序分别是“张、乐、于、张、徐”和“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江表十二虎臣以程普为首,这一点大家都没有争议,因为赤壁之战时,程普与周瑜并为左右都督,比其余十一人的军衔都高。

关羽为五虎大将第一人,程普为十二虎臣中的领头虎,这二位当老大都是实至名归,但是五子良将之首是于禁还是张辽,就有很多争议了,笔者每次写“张辽五子良将之首”,评论区都有很多读者提醒或质问:“你是不是把于禁和张辽的位置弄颠倒了?”

质问的读者多了,笔者也含糊了,每次都得再去翻一遍《三国志》,看到张辽还排在第一位,这才放下心来:原来我并没有“犯常识性错误”。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笔者一向是以读者为师的,读者的评论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有时候读者的评论语就是一篇文章的好标题,只要组织好相关材料,就有可能形成一篇爆文。

为了验证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笔者又去翻阅《三国志》,认真统计了二位在曹操本纪中出现的次数,然后再比较他们的战功,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以军功为评判标准,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原本就不应该有争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曹操阵营,五子良将居然不是最高级武将,五子良将的上面,还有二曹二夏侯,也就是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这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夏侯惇,五子良将多数时间都是在二曹二夏侯指挥下作战,即使于禁当了假节钺的左将军,在襄樊战役时,也要听假节征南将军曹仁的指挥。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庞德并不是于禁的部将,在于禁带领七军开赴樊城之前,庞德就已经是曹仁的属下了:“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

怀疑庞德的,不是曹操身边的高级将领,庞德表忠心,也只能说给曹仁听。庞德在樊城何地驻扎,是受曹仁之命,遇水战败,也是想往曹仁那里跑:“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

这样看来,擒于禁和斩庞德是两回事,庞德被关羽擒获,黑锅不应由于禁来背,于是于禁“嫉贤妒能”的罪名就可以洗清了——他跟庞德互不统属,想掣肘也没资格。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于禁并没有坑庞德,而且加入曹操阵营的时间也明显早于张辽:黄巾军闹事的时候,于禁就已经加入了济北相鲍信的部队,曹操占据兖州,于禁又带领本部人马投靠了曹操,被划归将军王朗指挥——这个王朗,就是在小说中被诸葛亮骂死的曹魏大司徒、兰陵侯王老先生。

在王朗眼中,于禁是一位了不起的将才,在王朗推荐下,于禁成了曹操麾下红人,而且也真打了一系列胜仗:“将兵诣徐州,攻广戚,拔之,拜陷陈(阵)都尉。从讨吕布于濮阳,别破布二营于城南,又别将破高雅於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拔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复从攻张绣于穰,禽吕布于下邳,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于射犬,破斩之。”

看了于禁的履历,我们就知道在张辽投降曹操之前,于禁就已经封侯拜将,他在曹营的地位,是远高于张辽的。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如果按照隋唐军功制度,于禁已经凑够了“策勋十二转”,是有资格受封上柱国的。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于禁的排名都在张辽前面,而且也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以四方将军身份假节钺的:“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

当年曹操也有头疼的部将,那就是袁绍的旧部,投降曹操后短暂归属刘备指挥的朱灵:“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一路顺风顺水的于禁在樊城栽了大跟头,不但兵败被擒,而且输得很没面子、没骨气,连曹操也表示伤心失望:“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有曹操这句评语,即使于禁有策勋二十四转,也不可能排在五子良将之首了——他能跟张辽、乐进、张郃、徐晃同为一传,并仅在张辽乐进之后,还在张郃徐晃之前,那已经是陈寿破例高抬了。

于是有读者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如果于禁不兵败樊城,或者兵败后死得有骨气一点,那就是妥妥的五子良将第一名,张辽只能位居第二。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历史可以假设,但却难以改变,在笔者看来,即使于禁没有兵败投降的记录,他也当不上五子良将之首——于禁有性格缺陷,不如张辽会做人,功劳似乎也没有张辽大。

于禁就像一只手电筒,只知照亮别人的缺点,这就叫“责人严、待己宽”,在曹营的人缘很不好:“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于禁捕杀归夏侯惇管的青州兵,那或许是执法严明,他杀老朋友昌豨,那就是典型的杀友求荣了:“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昌豨投降,于禁按照规定应该将其押解到曹操面前听候发落,于禁为了向曹操表忠心,擅作主张杀了这个老朋友,还假惺惺地流了几滴眼泪,这就太过分了,连曹操也禁不住感叹:“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

裴松之看到这段史料的时候,也对于禁表示了轻蔑:“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谥法有解:“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于禁谥号为厉,可谓实至名归——这跟他投降关羽还真没多大关系,如果要根据他屈膝投降而给谥号,那应该是谥号为“缪”或“愿”:“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思厚不爽曰愿;弱无立志曰愿;败乱无度曰愿;忘德败礼曰愿;柔无立志曰愿。”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不管于禁的谥号是什么,他不体面地投降,都是抹不去的污点,而同为降将的张辽和关羽,似乎就比较有面子,而且我们看正史就会发现,张辽不是被俘投降,而是主动归顺的:“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我们细看《三国志》,就会发现张辽仅凭两大战功,就可稳居五子良将之首,我们甚至可以说,张辽的战功,比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也不弱。

在保家卫国的白狼山之战中,张辽打出了汉军的威风:“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张辽八百破十万,杀得东吴小儿不敢夜啼,这件事读者诸君都知道,他那次可是把三国三巨头中的孙权打得缩头缩脑腿肚子转筋:“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孙权并不是善茬子,他连关羽都敢坑,连老虎都敢打,但是面对挥舞长戟叫骂的张辽,却连还嘴的勇气都没有,多年以后,曹丕还念念不忘:“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按军功品评:五虎大将之首是关羽,五子良将之首是张辽还是于禁?

我们去武庙看一看,就知道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比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吴丞相娄侯陆逊的位置还靠前。

这样一比较,读者诸君就什么都明白了:无论是战功还是名气、骨气,于禁都远逊张辽,他能入选五子良将就不错了,如果他想当五子良将之首,那得在荆州杀身成仁才行——这就是读者诸君要考虑的问题了:如果于禁被关羽抓获后,像庞德一样不屈而死,是不是就会力压张辽,而在五子良将中位列第一?

Tags:于禁   关羽   张辽   庞德   程普   曹操   三国演义   曹仁   朱灵   三国志   张郃   夏侯惇   乐进   杨亮节   徐晃   赵云   马超   张飞   汉水   曹洪   卫开   三国   濮阳   定陶   我在宫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