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四)(玉楼春)

网络整理 2022-04-12 最新信息

先夏历史 孔 森 / #先夏历史研究与评论# #天下之中# #夏商周#

四、王者之屋帝之下都的昆仑之虚(上)

《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四)

王屋山天坛顶

《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不能上冈之岩。"

郭璞注云:"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山。"

郝㦤行也注曰:"水经注河水引此经郭注云:‘此自别有小昆仑也。’又《说文》(八)云‘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依郭郝二人所注,说明此昆仑之虚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大。"方八百里高万仞",可能有些夸张,但也说明真的很大,大到不可再称之为丘。称为昆仑丘的有许多,但称为昆仑虚的仅此一个。

二是"在海内"。郭璞很敏感而准确地分析说称"海内昆仑"就是为了和诸多传说中的海外昆仑相区别,这点非常重要,但并没有帮助人们准确找到昆仑虚的位置,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海内"、"海外"以及"西北"这些概念。

其实,这里的"海内"、"海外"和"西北"都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海经》里特定语境中的概念。

"海内"指《海内四经》(即《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和作为《大荒经》补充的《海内经》叙述的范围,亦即距构拟中的观象台较近的地方,"海外"指《海外四经》(即《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和《大荒经》(含《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有学者认为可以看作是海外四经的另一版本)叙述的范围,即距构拟中的观象台较远的地方,"西北"也不是指我国西北地区,而是指在构拟中的观象台的西北方向。

如此看来,确定《山海经》观象台的位置,对于寻找海内昆仑之虚的位置至关重要。

那么,《山海经》的观象台究竟在什么地方?

在《山海经》中,方位及地名描述最为清晰的,当数《大荒经》,因为《大荒经》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都有七个定位山,并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现存的山名、地名找到观测描述的中心点,也就是构拟中的观象台的位置。

《大荒西经》第1条: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大荒西经》第16条:"有灵山,巫咸⋯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大荒西经》第17条:"有西王母之山⋯"

《大荒西经》第20条:"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

因为《大荒西经》是从西北角叙述到西南角,而龙山是自北往南七个"大荒之中"定位山的第三个,所以以上四条里提到的山全是位于观象台西北方向,也就是说构拟中的大荒经观象台在这些山的东南方向。这几座至今名称尚存的山,其中不周山(豁山)和龙山(现在叫黑龙山)在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灵山和西王母山在河南省济源市境内。

这几座山的东南方向上,正是王屋山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一座海拔高达1715米的山峰叫天坛顶,相传是黄帝祭天之处,因而也就成为古代众多巫师术士祭祀、占星之所。自天坛顶再往东南,已到丘陵、平原地带,不再有适宜观测远山的山峰了,所以天坛顶极有可能就是《大荒经》的观象台,也是《山海经》的观象台。

《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四)

王屋山东向 日精峰

如果把天坛顶确认为《大荒经》也是《山海经》的观象台,那么,《海内西经》里描述的"海内昆仑之虚"就应该在西北方向上较《大荒西经》里描述的不周山、龙山、灵山和西王母之山距天坛顶更近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这几座山的东南方向。

凊乾隆年间《济源县志》在描述济源市境内的王屋山时写道:"登天坛极顶,东望海岱,西眺昆仑,北顾析城,南俯黄河。"

海岱指东部平原,析城指析城山,是王屋山脉的一座山峰,位于天坛顶西北方向,在山西省阳城县境内。"西眺昆仑,北顾析城",昆仑山应该在析城山偏西南的位置。

这一点,在《淮南子·坠形训》里得到了印证: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土,中有增城九重……有九井玉横,惟其西北之隅,开北门以内不周之风。"

意思是说,大禹治完洪水平定天下之后,在昆仑虚的下面建了一座城,城内"九井玉横",宏伟壮观,这和《海内西经》里"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对"昆仑之虚,帝之下都"的描写毫无二致,与析城山独特的形势也相合。

《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四)

王屋山北向 帝都析城


析城山山顶中间凹陷,四面悬崖,酷似城墙,并且东西南北四面分析,恰似城门,故名析城。山顶又有一处平地,叫圣王坪,相传成汤曾在此向上天祈雨,故向为通天之地。所以,析城山就是"海内昆仑之虚"里描写的"帝之下都"无疑。况且,"开北门以内(纳)不周之风"证明了,这里描述的的确是析城山,因为不周山(豁山)就在析城山的西北面不远处。

那么,怎么证明昆仑山是在析城山的西南面呢?

《坠形训》有云:"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风有八等,水有六品。"

风有八等,按风来的方向来命名,一定是以"帝之下都"析城山为中心,而把西南风称之为"凉风,一定是坐在析城山的宫阙之上,感受到从西南方向昆仑山那边吹过来的清凉的风,十分惬意,于是就把西南风命名为"凉风",同时,又把昆仑山称作是"凉风之山":

"昆仑之丘,上或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从这里也可以弄明白,《淮南子·坠形训》里为什么一会儿说昆仑之虚",一会儿说"昆仑之丘",原来,"虚"者"墟"也,如郭璞所云为"高山之下基",所以,"昆仑之虚"是指整个王屋山脉,才会"方八百里,高万仞",而"昆仑之丘"只是其中的一个神圣的山峰,这个山峰上都广那个地方有一棵圣树叫建木,"百仞而无枝",天上的诸帝就从那儿上下,到昆仑山下面析城山上的"帝之下都"聚会。在这个昆仑山顶上,中午之时太阳没有影子,喊叫一声,也没有回音,是天地的中心。

《淮南子》把昆仑之虚里的昆仑之丘称为凉风之山,是何等的重要啊!这不仅标明了昆仑山与"帝之下都"的关系及其相对位置,而且还解开了我在本文第二节中提出的一个谜案。在写本文第二节1时,发现《史记·大宛列传》"正义"里有这样一段话:

"先儒多引《大荒西经》云弱水有二源,俱出女国北阿耨达山,南流汇于女国东,去国一里,深丈余,阔六十步,非毛舟不可济,南流入海。阿耨达山即昆仑山也,与《大荒西经》合矣。"

阿耨达山就是昆仑山,可阿耨达山在哪里?昆仑山为什么又叫阿耨达山呢?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阿耨达是梵语AnaVatata的音译,意思是"无热恼",所以阿耨达山就是"无热恼山",这岂不就是"凉风之山"昆仑山吗?

《山海经》的作者可真有学问啊!

说弱水二源"俱出女国北阿槈达山",因为上文分析昆仑山应在龙山东南方向不远处,龙山在《大荒西经》里是第20条,而第22条正是"女子之国",可见女子国在距龙山更偏南一些,所以,说阿耨达山即昆仑山在女国北,十分准确。

《海外西经》里这样描述女子国:"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大荒西经》里说弱水二源"汇于女国东,去国一里,深丈余,阔六十步,非毛舟不可济",不正是"水周之"吗?所以《大荒西经》里说"女国北阿耨达山"的女子国就是《海外西经》里的女子国无疑,而不会是其他地方传说的女子国。

可是,《大荒西经》里的这一条记载,在现在我所看到的《大荒西经》里却找不到,究竟是何缘故,仍是一桩疑案。我猜想,是不是因为后代学者觉得"阿耨达"这个名称太过缈远,太过神秘了?但又觉得这样解释似乎又太过简单了。

昆仑山在"帝之下都"析城山的西南面,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昆仑山吗?

当然可以。

《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四)

析城山西南面不远有一座山峰,高达海拔1929米,为群峰之冠,是王屋山脉第二高峰,峰顶突兀而浑圆,酷似鳌背,故称鳌背山

相传正是女娲补天时"断鳌足以立四极"的那只大鳌。

《山海经探秘》之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四)

鳌背山

这座鳌背山应当就是"海内昆仑之虚"里的昆仑山,它不但位置完全符合,正好在析城山西南不远处,而且突兀浑圆的山顶也合昆仑的本意,"昆仑"就有浑圆、古老的意思。

何况,能为女娲补天立下奇功——牺牲四足以定乾坤安黎民,则更可体现昆仑对于民族、社稷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更何况,在古神话中有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其中老大为鳌,是真命天子,所以形似大鳌之鳌背山被认定为"天地之中"的昆仑山,乃是天经地义,最合逻辑的事。

待续

寻找一座山-正说昆仑(五)

Tags:山海经   昆仑山脉   龙山   天坛   西王母   我在宫里做厨师   阳城   郭璞   淮南子   山西   水经注   黄河   巫咸   赤水河   大禹   河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