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越剧赵氏孤儿剧情介绍)

网络整理 2022-04-11 最新信息

大家好,我是暖男,今天就给大家来详细说一说赵盾弑君的故事。

赵盾弑君事件

电影《赵氏孤儿》中,有很多情节与《史记》的记载并不相符,但是对于赵家灭族的导火索,和《史记》中的说法相同,那就是赵盾弑君事件。

“弑”这个字,是杀人的意思,在古时主要用于地位低的人犯上杀害地位高的人, 比如臣子杀死君主、儿子杀死父亲、学生杀死老师,一般都用这个字。 赵盾为什么会杀害自己的君主呢?被赵盾杀害的晋国君主,又是谁呢?

赵盾的父亲赵衰,是跟随晋文公重耳一起流亡列国的功臣。在重耳即位之后,赵衰又为晋文公称霸诸侯立下了大功。这样,赵衰就被晋文公封为卿士,成为晋国诸卿之一。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赵衰

在西周、春秋时期,卿是地位仅次于诸侯的高级官员,比大夫还要高一等。晋国在晋文公时代,军事力量是三个军(这里的军是古代的军队编制单位,一个军有一万多士兵), 三个军的主将和佐将都被封为卿士,这就是晋国六卿的由来。

那个时代,文武官职还没有完全分开,卿土们既统率军队,负责管理内政。卿士中地位最高的,是三军中的中军主将,中军主将往往同时也是第一执政大臣,被称为正卿。卿土的职位是世袭的,但是由谁来担任正卿执政,这个不固定,往往是几个卿土家族轮流担任执政。

赵衰在世时,没有当上执政。但是赵衰为人厚道,人缘不错,给后代们留下了不少人脉。赵盾就靠着这些人脉,当上了晋国的执政,且一干就是20年,辅佐了晋襄公、晋灵公和晋成公三代国君。担任执政这么长时间,赵盾把晋国的政权把持得牢牢的,赵家的势力也因此急剧膨胀,晋国的国君几乎形同傀儡。

赵盾这个人和他爹赵衰的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行事风格也大大不同。虽说赵盾也是很有政治才干的,可是为人较为严苛,缺少赵衰那种与人为善的思想。所以赵盾在担任执政的时候,也没少得罪其他的卿族。

晋灵公派人刺杀赵盾

公元前621年,晋灵公即位。即位的时候,晋灵公还是一个被抱在襁褓里的孩子,所以国家大事自然都是赵盾说了算。时间长了,晋灵公对于赵盾这个执政就非常畏惧。

晋灵公长到十五六岁,进入了叛逆的青春期。长期在权臣赵盾的压制下,年轻的国君有些心理变态。他为自己娱乐, 兴建了一座高台,然后在台子上用弹弓打路上的行人。行人们为了不被弹子打到,就只好左躲右闪。晋灵公看着人们躲闪的样子,觉得非常有趣。

晋灵公是靠着赵盾的支持才当上国君的,而赵盾身为执政大臣,也有约束国君行为的义务。他经常去劝谏晋灵公,可是晋灵公本就讨厌赵盾的专横,赵盾再三地劝谏,只能起到反效果。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公元前607年,赵盾和副手士会求见晋灵公,准备用两个人的威望来约束一下国君。两个人刚要进宫,就看见几个侍女抬着个大筐出来,从筐里面露出了一只人手。

赵盾赶紧把侍女拦住,让她们把筐放下接受检查。这一看,赵盾和士会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原来筐里是一个人的尸体。 赵盾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侍女开始不敢说,可是赵盾权势熏天,稍微一吓唬,这几个小女孩就全招了。原来,这个人是给晋灵公做饭的厨师。晋灵公想吃熊掌了,让厨师烹制。熊掌美味,但据说烹制起来很困难,不容易熟,需要等很长时间。可是晋灵公贵为国君,他就是不想等,非得限时间让厨师把熊掌炖熟了端上餐桌。厨师情急无奈之下,只好把没炖好的熊掌拿给晋灵公。熊掌没熟,晋灵公咬不动,就迁怒于厨师: "你一个做饭的,连熊掌都炖不熟,我还要你干吗 ?”于是就将厨师拉出去斩了。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赵盾闻言,怒不可遏,他说:”国君这么胡闹,做臣子的必须以死相谏。”士会拦住赵盾说: "您是执政,要是您劝了国君都不听,那就再也不会有人进谏了。还是我先去,如果我说了不管用,您再去。”赵盾想想有理,就让士会先去见晋灵公。

晋灵公听说士会来找他,心里也就明白个八九不离十。肯定又是赵盾那个老家伙派他来的,要说这个老赵可是够烦人的,总是让我不痛快。可是身为国君,又不能不见大臣,晋灵公就迅速地琢磨着怎么才能把这事应付过去。

士会过来了,晋灵公还坐在高台上 ,东张西望,假装看不见。

等到士会都走到台阶下面,行过君臣之礼了,晋灵公也不能再装了。士会刚要开口劝谏,晋灵公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变被动为主动,先做起检讨来了。他说:“寡人刚才在气头上,把厨师杀了,实在是寡人的不对。最近寡人行事狂悖,让各位大臣们担心了。你们放心,寡人已经知错,一定会好好改正 ,绝无下次。”

晋灵公这一招倒是很有效果,他主动认错, 弄得士会原先准备好的说辞也都用不上了。国君都承认错误了, 还能怎么样,给厨师偿命?在那个时代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士会只好说:”谁还不犯个错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国君您能知道弥补过错,给国家带来好的结果,那我们这些大臣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说完,士会叩首行礼,然后就退下了,回去和赵盾一说 ,赵盾也没什么可说的,只好把火压下去,看国君的行动。

晋灵公总算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把自己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依然故我。

赵盾非常不满,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屡次劝谏晋灵公,试图约束晋灵公的行为。晋灵公因此更讨厌赵盾了, 甚至开始策划杀掉赵盾。晋灵公找了一个名叫锄麂的勇士,让他去刺杀赵盾。

锄麂选了一个清晨,趁着天还没亮的时候去刺杀赵盾。

到了赵盾府上,锄麂看到赵盾卧室的门已经打开了。赵盾穿好了正式的朝服,准备好上朝了。因为时间还很早,所以赵盾就端坐在床上闭目养神。

赵盾的家人都在忙活着准备车马什么的,所以现在赵盾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正是下手的最好时机。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锄麂不杀赵盾

可是在大好时机面前,锄麂却犹豫了。他自言自语道:“赵盾天不亮就准备好上朝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做主的。晋国有这么敬业的执政,是咱老百姓的福气。我要是杀了他,那不是对不起全国人民吗?刺杀为老百姓做主的人,这是不忠。可是我答应了国君,如果不杀赵盾,那又是不信。不忠不信,反正我得占一样。这怎么办呢?干脆,我死了算了。”

做完思想斗争,锄麂看到赵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 ,就一头撞过去,头破血流而死。

壮哉锄麂,虽然此次刺杀没有成功,但足以载入中国刺杀史。这说明,即使是搞暗杀的,也应该有自己的良知,不能助纣为虐。

锄麂的死,让赵盾逃过了一劫。不过这件事也给赵盾提了个醒,国君想要对付自己了,从此就更加小心。晋灵公则开始计划新的暗杀行动。

赵穿弑君

一天,晋灵公请赵盾喝酒, 并在酒席上埋伏士兵,准备把赵盾在席间杀掉。

宴会上,赵盾的属下提弥名发现气氛不对,看来国君是准备动手了。为了保护自己的主人,他就对赵盾说:“臣下陪着君主宴饮,不能超过三杯,否则就是失礼。”说罢,拉起赵盾就往外走。

晋灵公一看,阴谋要败露,也就顾不上面子了。埋伏的士兵全都出来了,一起杀向赵盾。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形式十分危急,提弥名拼命死战,掩护赵盾逃走。在提弥名的拼死奋战之下,赵盾终于逃了出去,而提弥名则死在了乱兵之中。

国君和执政之间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标志着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了。这样赵盾还怎么在国内待着,只好逃亡。

赵盾刚刚跑到国境线上,还没有出国呢,就听到国都那边传来消息:国君死了,赵家已经派人来接赵盾回去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赵盾逃亡之后,势力强大的赵家人不干了。其中有一个叫赵穿的,是赵盾的堂兄弟(也有人说赵盾是赵穿的叔父)。赵穿倚仗赵盾的权势,横行无忌,谁都不放在眼里。而赵盾对赵穿也是照顾有加,很重视这个堂兄弟。

当赵盾被晋灵公逼走出逃时, 赵穿的火就上来了。他认为我们赵家辛辛苦苦辅佐几代国君,凭什么就被你赶走啊?而且平时一直照顾自己的赵盾被赶走,这让赵穿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于是赵穿就带着自己的属下围攻晋灵公。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晋灵公赶跑了赵盾,自以为没人管得了自己了,就放松了戒备,天天玩乐。好日子没过几天,赵穿带着军队就来了,把晋灵公堵在他经常游玩的桃园里面,杀了。臣子弑君这样的事情,在春秋时期也比比皆是。

杀了国君,赵穿就派人去边境追回赵盾,让他回来继续担任执政。在这样的局面下,赵盾当然不用继续出逃了,何况国君已死,国内混乱,正需要他去主持大局,于是赵盾就回到了国都。

赵盾回来以后,安抚百姓,平息大族之间的不满情绪,很快就安定了局势。

太史董狐记下此事件

这个时候,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书上用简洁的语句记录了这次事件:赵盾弑其君。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史官董狐的忐忑人生,赵盾与晋灵公的恩怨纠葛

董狐的胆子也够大的,他这么一写,就等于公然批评赵盾杀害晋灵公,直接跟执政大臣叫板。要只是在史书上写上一笔,那也就罢了,可是董狐还拿着书稿跑到朝堂上去宣读,生怕别人不知道。

赵盾一看,也是颇为尴尬,面子上很不好看。面对咄咄逼人的董狐,赵盾只好硬着头皮说:”太史,你误会了,弑君的是赵穿,不是我。麻烦你给改改。”

董狐说:“您身为执政的正卿,在国君被害的时候,逃亡没有逃出国境,回来又没有惩罚弑君的凶手。杀害国君的人,不是你还能是谁?”

这一番话把赵盾说得哑口无言,他无奈地说: "这不是留恋故土嘛,要不我早就跑出去了。算了,我认了。”

就这样,”赵盾弑君”这个事就被记载下来了。

赵氏孤儿的导火索:赵盾弑君,你真的知道吗

后来,孔子评价这个事的时候说:“董狐是个好史官,敢于秉笔直书,这个值得表扬。赵盾也是一个好大夫,为了维护国家的法度,甘愿背负恶名。要我说,如果赵盾当时跑出国境,那就不会受到史官的责难了。”

孔老夫子很欣赏赵盾,所以说这话有为赵盾开脱的意思。其实这样弑君的大事,哪能那么简单。那杀人的可是赵盾的兄弟,难道赵盾跑出国境就没责任了?再者说,赵盾回来以后也没有追查弑君这个事,赵穿在赵家继续过好日子,所以弑君这个事,赵盾还真脱不了干系。

所以董狐把弑君的帽子扣在赵盾头上,那是一点也不冤枉。毕竟赵盾是这个事件的最终得利者。

可是这太史毕竟是没什么实权,也只能写写史书了。笔头子不能直接杀人,顶多是发泄一下怨气。赵盾也算是个开明的执政者,他不情不愿地认可了董狐的记载,没有因此搞个”文字狱”什么的。不管弑君这个事赵盾要负多大责任,至少他能容忍史官的点名批评,这个胸怀,还是值得赞赏的。

晋灵公既死,赵盾就派人从国外把晋文公的一个儿子接回来当国君,即晋成公。

这就是”赵盾弑君”事件,也就是赵氏孤儿故事发生的导火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下期我们再见。

Tags:赵盾   史记   赵氏孤儿   赵衰   国君   晋灵公   晋文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