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文史宴:南疆北疆的习俗差别,从很早的历史上就开始了

网络整理 2019-06-05 最新信息

首先要说明一下,“北准南维”这说法不准确,清朝前期对于新疆地区的格局被称为“北准南回”。

“准”便是准噶尔,也就是卫拉特蒙古,“回”便是回部,是清朝对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的称呼。清朝对边维吾尔,作为整体称为回部,回族作为整体被称为回回。维吾尔百姓被称为“缠民”,而回族百姓被称为“回民”。

蒙古人重新划分新疆地理单元

1

新疆的地理环境非常奇特,有“三山夹两盆”之喻。

其中天山山脉东西横亘于新疆中部,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由于准噶尔盆地西部的缺口,为盆地带来较为湿润的气流,因而年降水量可达100-200毫米,形成大片草原,是游牧民族的优良牧场。

而天山以南则是典型的内陆温带沙漠气候,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代表,年降水量多在50毫米以下,但因为有塔里木河的冲积,形成一个个绿洲,而中高山地降水量可达300-400毫米,降水形成冰雪,夏季融化后成为农业灌溉水源,有着发达的绿洲农业。


文史宴:南疆北疆的习俗差别,从很早的历史上就开始了


“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地形

这也就天然形成了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南北不同的风貌,天山以北往往出现游牧汗国,而天山以南则是绿洲城邦国家。

蒙古帝国兴起之时,新疆地区大部分是兵不血刃归附的。比如立国在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回鹘,在海押立(今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与伊犁一带)的阿尔斯兰汗,在阿力麻里(今霍城县30公里)的斡匝儿,以及天山以南诸城邦等等。

而他们的主动归附并被善待,也成为其他地区主动归附的范本。比如西藏地区在归附蒙古帝国时,主持其事的萨迦班智达在说服西藏各地领主时,便提出:“此蒙古王之军队,多至不可胜数,宇内当已悉降于彼。从彼者则祸福与共,非真诚归附,阴奉阳违者,则王不认其为臣民,且终必绝灭之。畏兀儿之境未遭涂炭,较前益为昌盛……”

蒙古统治新疆地区后,很多蒙古部落迁徙到天山北部草原驻牧,从而出现了对此处新的划分,分为“蒙兀儿斯坦”、“畏兀儿地”和“向阳地”三个区块。

“蒙兀儿斯坦”中的蒙兀儿是波斯语蒙古的意思,蒙兀儿斯坦也就是“蒙古人的地方”。东起阿尔泰山,西到塔拉斯河之东,北界塔尔巴哈台山至巴尔喀什湖一带,是天然的良好牧场。

“畏兀儿地”,意思为“畏兀儿人的地方”。基本上是西辽时期高昌回鹘王国天山以南的土地,包括吐鲁番、焉耆两个地区,有时也把哈密和库车两地也包括进来。

而“向阳地” 包括葱岭以东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乌什六城和葱岭以西的费尔干地区。

成吉思汗西征灭亡中亚强国花剌子模之后,对诸子进行了分封,其中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是在“从畏兀儿地起,至撒麻耳干和不花剌止,他的居住地在阿力麻境内的忽牙思”。也就是从畏兀儿地区之边延伸到阿姆河以北地区的草原。

这片被称为“察合台兀鲁思”的封地,便是日后察合台汗国的基础,这也包括天山以南的“向阳地”的大部分,只有当时被称为斡端的和田是大汗汗廷直辖。

不过,成吉思汗的分封并非完全的“划地为国”,诸子能够完全自己管辖的,往往只是草原份地和民户,对于城市封地则仍由大汗委以长官统管,诸子在其封地上只享有一定数量的赋入,其行政权、军事权很大程度还属于中央直辖。而没有分封给儿子们的土地和城市,则有达鲁花赤(监治官)管理,直接向汗廷负责。

到窝阔台汗时代,更是确定了行省制度,各行省的官员全部由汗廷委派,且不许世袭。新疆地区的各大城市,凡是划为察合台封地的,也是如此。

而到1259年,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钓鱼城时去世,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大汗汗位大打出手,帝国各地一片混乱,当初的一切行政关系全都乱了套。成吉思汗诸子家族的汗王们迅速吞并朝廷直辖的行省土地,当地官员要么被驱逐,要么服从于新主人,各汗国汗王一跃而成为自己封地的真正“国家首脑”。


文史宴:南疆北疆的习俗差别,从很早的历史上就开始了


察合台汗国盛时

与金帐汗国、伊儿汗国相比,察合台汗国的完全独立比较晚,因为离得元朝太近,相当长时间是受到元朝的控制,其领土也常有变动。但总体说来,察合台汗国的领土的逐渐东扩的。

原本属于元朝的斡端(和田)、哈剌火州(吐鲁番)等地区,逐步成为了察合台汗国的领土,两国最后的边界,基本是北部以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为界,南部以哈密为界。待到元朝灭亡,察合台汗国也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个格局也没有马上发生改变。

北准:林木中百姓、瓦剌和准噶尔

2

元朝灭亡后,元室北遁成为北元,前二十年还能维持稳固的朝廷,但在第三任皇帝天元帝先败于捕鱼儿海,后被弑杀之后,陷入常年战乱,在战乱中执北元牛耳近百年的是蒙古卫拉特部,而卫拉特部便是新疆地区形成“北准南回”格局中的“北准”。

最早的卫拉特人,是在叶塞尼河流域广大森林中的森林狩猎民,他们当时被称“斡亦刺惕”、“斡亦刺”、“外刺”、“外刺夕”,明朝时被称为“瓦刺”。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国后,一面开始针对西夏、金朝的军事扩张,一面也向周边各小国进行招抚。

在成吉思汗派长子术赤招抚“林木中百姓”时,面对强大蒙古军的威慑及成吉思汗丰厚奖赏的怀柔,“林木种百姓”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很识时务,主动接受了招抚,并帮助术赤招抚其他部落。

忽都合别乞不战而降,又为成吉思汗统治其他“林木中百姓”建立了功勋,从而受到极高奖赏,不但得以统治原有部落,受封太师,而且成为成吉思汗的亲家,其儿子脱劣勒赤娶了成吉思汗的女儿扯扯干公主,斡亦剌部也随之成为大蒙古国的皇亲国戚,极为显贵。

斡亦剌部既然在蒙古帝国位尊爵显,林木中百姓其他部落也都以斡亦剌为荣,虽然在内部继续沿用各自的名称,对外都喜欢自称斡亦剌。因此,原本的林木中百姓,逐渐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斡亦剌,也便是瓦剌或卫拉特。

卫拉特成为蒙古的一部分后,也和蒙古其他部落一样,分为左右两翼,左翼被称为“准噶尔”,右翼被称为“杜尔伯特”,都是以“绰罗斯”为姓氏。


文史宴:南疆北疆的习俗差别,从很早的历史上就开始了


日后卫拉特蒙古盛时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窝阔台汗及其子贵由汗相继继位,而贵由汗死后,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之子蒙哥依靠家族强大的实力并获得术赤家族、察合台家族的支持,一举夺得了蒙古大汗汗位。

因为汗位易主,一场清洗也就不可避免,蒙哥汗对窝阔台家族的贵族们进行了强力镇压,或处死、或改封,将“窝阔台兀鲁斯”除国。

这场变故,使得大蒙古国内部各贵族的封地出现了一次大洗牌,卫拉特此时的首领是忽都合别乞之子脱劣勒赤,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蒙哥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以及察合台的孙子哈剌旭烈,在这次事变中站在蒙哥汗一方,受封很多牧场和属民,于是,卫拉特人大量西迁,来到阿尔泰山及现今蒙古国西部地区,从森林狩猎民逐渐转变为了草原游牧民。

1259年,蒙哥汗在攻打南宋的合州钓鱼城时暴崩,两个弟弟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争位战争,卫拉特部因为是阿里不哥的岳丈,自然全力支持阿里不哥一系。阿里不哥失败后,又转而支持与忽必烈作对的窝阔台汗国之汗海都,参与战乱三十余年,所部损失惨重。

不过,脱劣勒赤第三子巴儿思不花之子别乞里迷失一直跟随忽必烈,在攻打南宋之战、平定昔里吉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而备受宠信,官至同知枢密院事高位,从而保住了卫拉特人在元朝的地位,得以继续发展。后来除了准噶尔、杜尔伯特之外,又有土尔扈特、辉特等部落加入。

到了元末,处处烽火,遍地狼烟。到元至正二十八年元朝灭亡,虽大部分战乱都已结束,但新建立的明朝又开始了针对北元朝廷的多次北伐,数十年间,干戈不息。当时卫拉特北与乞儿吉思为邻 ,西南与别失八里、哈密毗连,最东到达达札布汗河、科布多河流域,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卫拉特免遭战乱,因此得以积蓄力量,东出争霸,控制北元汗廷近百年之久。


文史宴:南疆北疆的习俗差别,从很早的历史上就开始了


控制蒙古汗廷的瓦剌首领也先

卫拉特在控制北元的同时,也在西部积极扩张,逐渐占据“蒙兀儿斯坦”的东部地区。这里原本是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地,但因国势日衰而丧失,西部成为哈萨克汗国的牧场,东部则是卫拉特,。而卫拉特人所占据的“蒙兀儿斯坦”东部,便主要是新疆地区的天山以北牧场。

1486年,卫拉特部核心部落绰罗斯部分裂为准噶尔、杜尔伯特两部分,与土尔扈特、辉特、和硕特等部组成松散的“卫拉特联盟”。也从此失去了对北元汗廷的控制,彻底回到西部根据地。

到1678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统一卫拉特诸部,称“博硕克图汗”,标志着“准噶尔汗国”的崛起,这便是“北准”。

南回:从察合台汗国到叶尔羌

3

而“南回”的情形更为复杂。

察合台汗国分裂后,西察合台汗国很快被帖木儿帝国取代,东察合台汗国也一直未能重新成为地区大国,最盛时也不过是小康,逐步失去草原领地,只能维持对绿洲城市的控制。

而且随着实力不济,察合台汗国文化胸襟也日趋偏狭,放弃了《成吉思汗法典》中的宗教宽容政策,笃信伊斯兰教,从而彻底毁灭了天山以南地区的其他宗教文明,原本库车、吐鲁番等地是佛教地区,阿力麻里还是基督教地区,也都在铁血清洗之下皈依伊斯兰。而哈密地区元朝灭亡后本被明朝控制,但因为明朝后期的颟顸无能,竟也被东察合台汗国占据。前文所介绍的“向阳地”、“畏兀儿地”也就都成为伊斯兰地区。

1514年,察合台后裔萨亦德占据葱岭以东的“向阳地”称汗,都城设在叶儿羌,其政权被称为“叶尔羌汗国”,而正统的东察合台汗国只占有“畏兀儿地”。


文史宴:南疆北疆的习俗差别,从很早的历史上就开始了


叶尔羌是察合台汗国的后继者

1570年,叶尔羌汗国攻入“畏兀儿地”,灭亡东察合台汗国,成为察合台汗国唯一继承者。而叶尔羌汗国也是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与畏兀儿人融合的最后一个阶段,随着伊斯兰化的加深,也随着蒙古人不再是游牧民,两者彻底融合,除了汗廷贵族还会以成吉思汗后裔“黄金家族”自居外,已经合而为一。

“北准南回”也可称为“北佛南伊”,天山北部的卫拉特人笃信藏传佛教,南部的叶尔羌汗国则是虔诚的穆斯林。1680年,准噶尔汗国灭亡叶尔羌汗国,但准噶尔并没有强制改变宗教信仰,只是满足于征索贡赋。

1755年,清朝乾隆皇帝灭亡准噶尔汗国,天山南北都入清朝版图。因为准噶尔再被征服时抵抗激烈,乾隆皇帝认为“实因伊等叛服无常,不得不除恶务尽也”,于是下令“必使无遗育逸种于故地而后已”,对准噶尔人进行大屠杀。

准噶尔人在屠刀下几乎被灭绝,以至于“准噶尔故壤,若库尔喀喇乌苏,若塔尔巴哈台,若巴尔库勒,若乌鲁木齐,若伊犁,东路西路,无一庐一帐是阿鲁台(即厄鲁特,清朝准噶尔的称呼)故种也”。

而准噶尔人留下的无主之地,逐渐被哈萨克人所占据。准噶尔汗国强盛时,哈萨克汗国也是其附庸,随着其灭亡,哈萨克汗国的中玉兹和大玉兹也归附清朝,大量哈萨克牧民进入到新疆游牧,清政府采取了来者不拒,妥善安置的政策:“哈萨克如不得游牧地方,或是惧劫掠,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


文史宴:南疆北疆的习俗差别,从很早的历史上就开始了


哈萨克人做马肉是天下一绝

只是,哈萨克人也是伊斯兰教徒,于是,新疆无论天山南北,伊斯兰教成为主流,“北准南回”或“北佛南伊”的格局便结束了。

本文作者:文史宴(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855261725084928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历史   天山   蒙古   成吉思汗   清朝   元朝   新疆   和田   帕米尔高原   吐鲁番   巴尔喀什湖   忽必烈   南宋   金朝   明朝   阿尔泰山   回族   塔尔巴哈台山   萨迦·班智达   阿姆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