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古代的成人礼。

网络整理 2019-05-04 最新信息
古代的成人礼。

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而设立的节日,也是专属于青年人的节日。在这一天,每个青年人都热血沸腾,在仪式感里感怀青春,憧憬未来。

青年,意味着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越来越独立自主。青年节不单单是现代人的节日,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上,也有青年们的节日,那就是他们的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

举办成人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朝开始就已经有举办成人礼的传统了。

古时男子的成人礼称为“冠礼”,女子的成人礼称为“笄礼”,它意味着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已走向成熟,标志着这个人拥有了进入成人社会的资格,从此肩负起家庭、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

古代的成人礼。

男子二十,冠而字

冠礼的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又说:“二十曰弱,冠而字。”

古人常说的弱冠之年,即是指二十岁。但是这个年龄在历代却稍有不同,周代“文王年十二而冠”,秦始皇十八岁就开始行冠礼,而汉昭帝则在二十二岁才行之。


古代的成人礼。


周制即有冠礼,汉代对冠礼尤其重视,汉惠帝四年三月甲子,行冠礼,“赦天下”。景帝时,“皇太子冠,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

南北朝时,冠礼的地位仍然重要,晋武帝举行朝会,使兼司徒高阳王珪为太子加冠。

唐朝时期冠礼已呈衰弱之势,宋代的《天圣令》中明确取消了因官员参与冠礼而休假的“冠假”。至此以后,冠礼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古代的成人礼。

皮弁

古代的成人礼。

爵弁

《礼记•冠义》曰:“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举行冠礼,意味着未成年人开始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有相应德行的成年人。

古代的成人礼。

冠礼的仪式

冠礼有着一套严格的仪式,这样庄重的场合更能让青年人清楚自己的责任。


古代的成人礼。


占筮,以此来选择一个吉日,然后由将冠者之父提前通知亲友参加,并再次通过占筮来决定一个主持加冠的“正宾”,还要邀请一位“赞者”协助。

加冠,冠者面朝南立于庙前的台阶,主宾按照仪式加冠,依次将三种冠加于冠者。

取字,古人的名和字是不同的,取了字之后,就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别人会对其行礼,把他当成成年人看待。

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15岁至20岁举行,各地不一。

古代的成人礼。

行礼时,主人 (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

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 (帛五匹、鹿皮两张) 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

古代的成人礼。

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 (野雉等) 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

冠礼的核心内涵,是进行成年意识的教育,故三次加冠,正宾都会宣读祝辞。始加的祝词是“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希望冠者抛弃童时的玩耍嬉戏之志,沿着人生的道路去成就自己的德性;

再加的祝辞是“敬尔威仪,淑慎尔德”,即要求冠者保持作为成人的威仪与道德;三加的祝辞是“黄耇无疆,受天之庆”,即祝愿冠者眉寿无边,永受天福。

西汉著名学者刘向说,冠礼令人“内心修德,外被礼文”,即内心有文德,外表谦恭有礼,“既以修德,又以正容”(《说苑》),可谓是内外兼修。

古代的成人礼。

他还引用孔子的话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这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象,如此才会有强大的“气场”。

古代的成人礼。

笄礼,有女初长成

笄礼作为中国古代女孩子的成人礼,像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行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古代的成人礼。

笄,音“基”,原指古代女子盘发髻所用的发簪,如郑玄注:“笄,今之簪。”在《礼记•曲礼上》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即女子成年许嫁了才可命字,因此后来称女子未有婚嫁之约为“待字”、“待字闺中”。

古代的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

发簪


在《礼记•内则》也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意思是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但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到了二十岁时也得举行笄礼,以正式确认其已成年。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古代的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

夫子庙棂星书院举办了笄礼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领。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

古代的成人礼。

笄礼的仪式


古代的成人礼。


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

就位:有严格的顺序。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坐于主人位。

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可以说:今天,小女某某行成人笄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光临!下面,小女某某成人笄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说,请某某入场拜见各位宾朋!


古代的成人礼。


笄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古代的成人礼。

初加: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

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笄者起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古代的成人礼。


一拜: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二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

二拜:笄者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三加:正宾为笄者加钗冠。


古代的成人礼。


三拜:笄者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

置醴:有司摆好醴酒席。

醮子:笄者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吃一点饭。

笄者:给笄者取“字”。

聆训: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


古代的成人礼。


揖谢:笄者向在场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

礼成: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礼成。


古代的成人礼。


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中国的成人礼,重心不在成年,那是生理上的;而是在“成人”,这是心理上的,或者说是理性上的。

“成人之者”,“成”是动词,意为使孩子成为成人。孩子在各方面不成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有过失,家庭与社会也会予以原谅,不多责备。


古代的成人礼。


但是一旦成年, 家庭身份随之发生转换,周围的人就会按照成年人的条件督责他,此即“责成人礼焉者”。责以成人之礼,主要有四条:一是责“为人子”,你已经是一位成年的儿子,不再是小孩,父母会用成人之礼要求你;

二是责“为人弟”,你从此是成年的弟弟,家庭对你也会有新的标准;三是责“为人臣”,你作为一名成年的下级,上级不会轻易对你网开一面;四是责“为人少”,你成为一名成年的晚辈,前辈们会更加严肃地对待你。

“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从今天开始,你在任何场合都将以成年人的身份出现,要对自己所有的言行负责。

古代的成人礼。

遇见东方

学做美学生活家

让中华之美

开启一周好心情

周一赏析文化精髓

周二饱览国家宝藏

周三科普奇技淫巧

周四揭秘家居文化

周五换换口味

让东方与西方撞出火花

周末偷得闲散

读书 赏花 听戏 品茶

与东方相遇

让中华美学发扬光大

欢迎关注“遇见东方”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本文作者:遇见东方(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549438451272960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刘向   ??   南北朝   秦始皇   论语   孔子   唐朝   周文王   晋武帝   汉昭帝   成人教育   西汉   历史   周朝   宋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