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明朝的“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巡按御史)

网络整理 2022-05-03 最新信息

京剧《玉堂春》讲述的是一个古代爱情故事,吏部尚书之子王景隆与名妓苏三相知相爱,不料王景隆后来钱财用尽,因此被老鸨子赶出妓院,随后鸨儿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忌,欲害死苏三,不料却让沈燕林误食毒面而死,苏三被诬,定为死罪。王景隆被老鸨子赶出后发奋图强,考取功名,被委任“八府巡按”一职,巡按山西,调审此案,解救苏三,有情人终得团聚。

明朝的“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

大家之所以喜爱这种类型的历史戏剧,大概是因为“八府巡按”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最终为民除害,冤情昭雪,大块民心。实际上明朝并不存在“八府巡按”这个官名,只是因为明清市民文化兴起,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为了创造需要,将巡察御史改成“八府巡按”,代指民间百姓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那么巡察御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明朝的“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

御史制度大概最早可以追溯到到夏商周时期的监察思想。当时韩非子在著作《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观点,认为“吏”是君主治理的重中之重,这对构建我国几千年家天下统治模式都有重大影响。秦代崇尚法治,创设了专门纠察百官的监察巡视机构——御史府及御史制度,并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的监察巡视系统。到了汉代,御史制度进一步发展,汉惠帝三年(公元前 193 年)还出现第一部专门性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汉武帝时期制定了我国古代第一部全国性的地方监察法规《刺史六条》。

明朝的“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

这预示着御史制度的一个里程碑似的发展。此外汉武帝开创了中央政府派遣监察官员巡视地方的先例,这被视为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最早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士族腐朽,监察思想的发展到达低谷,监察效能受到削弱,但仍有开明之士对监察思想有充分的认识,如西晋律学家刘颂,提出对官员监督的加强首要在于法律的统一和明确,如此才能有法可依,官吏才能遵守。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结构日臻成熟,三省六部制度得以确立和完善,地方政权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度,监察体制也真正独立起来。至宋元时代,监察法制向纵深处发展,都为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产生积蓄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明朝创设巡按御史也是继承前朝的监督体系的制度精神。不过,将巡按御史作为制度确立下来,还得从朱棣说起。朱棣继位后,一方面免除受战火荼毒的山东、北平、河南三地徭役及其他地方相应税负,另一方面又“分遣御史察天下利弊”。为此,他命令巡按、监察御史及按察司“凡府州县官到任半载之上者,察其能廉贪,具实奏闻”,并于永乐元年(公元 1403 年)二月“乙卯,遣御史分巡天下,为定制”即将巡按御史做为制度确立下来。

明朝的“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

据《明史》记载,巡按御史的官级虽然只是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县团级,即当时的巡按御史,官职等同于正县级别,但其权力还是非常大的。“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诸祭祀坛场,省其墙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凡朝会纠仪,祭祀监礼。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由此可以看出,巡按御史的权力是很大的,因为巡按御史是“代天子巡狩”,所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不仅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也可由皇帝赋予直接审判行政官员之权力,并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实质性监督。

据记载,正统年间,韩雍巡按江西,罢黜贪吏57人,李纲巡按浙江等地时,劾去赃吏多达400余人。嘉靖年间,世宗欲南巡,内阁首辅无法劝阻,而巡按御史陈省上疏说楚中灾情严重,民心浮动,将欲作乱,终于使世宗改变南巡之意。

可见,明代巡按御史的影响力是非同寻常的。

参考文献:1.《明史》张廷玉 中华书局

2.《明实录》明代官修 中华书局

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贾玉英 人民出版社

4.《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王超 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余华青 上海人民出版社

Tags: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   中华书局   监御史九条   明朝   明史   王景隆   明实录   巡按御史   玉堂春   刺史六条   八府巡按   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