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郑和资料ppt)

网络整理 2022-04-26 最新信息

郑和墓地到底在哪里?南京南郊牛首山本是一座郑和的衣冠冢,由于,他在其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时候病倒在了路途之中,所以,他的真实墓地一直备受质疑。

之后,南京博物院专家葛晓康先生从半个世纪前在南京牛首山一座古塔地宫中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线索,经过长达15年对文物和文献的破译,一个重大发现让他大吃一惊,牛首山弘觉寺舍利塔地宫,就是郑和的真身葬所,也就意味着地宫出土的人牙就是郑和的牙舍利。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

郑和,原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作为明代航海家、军事家、外交家,郑和在我国历史中久负盛名。尤其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中国人们早已烂熟于心。

谈起郑和生平,令人油然起敬。公元1371年,郑和出生在云南昆阳镇,是其父马哈第二子。公元1381年,年仅十岁的郑和被明军虏至应天,惨遭阉割。尽管境遇悲惨,但此举却改变了郑和的命运,他成为太监后,被安排入燕王朱棣府中为奴,其后,跟随朱棣南北征战。

朱棣起兵时,郑和始终伴其左右,并在多次重大战役中,获得战功。他头脑十分聪慧,擅谋略察局势,多次解围朱棣之难,二人自此成为生死之交。战后,朱棣为表感谢,赐予其“郑”姓,自此,郑和之名流传于世。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

众所周知,郑和一生七下西洋,至于背后的动机,史学界却没有固定的说法。有说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还有说为寻找建文帝,目前“宣扬国威”的说法较为流行。除了以上两种,还有第三种传言,即: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对付帖木儿帝国,扫清元蒙势力。

但根据当时的历史判断,帖木儿去世后,其帝国即出现分裂,实力大减,无法对明朝构成威胁。新任君主也抛弃成见,选择与明朝交好,因此,朱棣没有必要针对帖木儿帝国。

郑和为何下西洋?至今未有结论。但笔者觉得,按照明成祖好大喜功的性格,派遣如此浩大的船队远航,应该就是为了炫耀国力,从而体现自身不凡。据说,在考虑下西洋人选时,朱棣脑海浮现的第一人就是郑和。原因不仅是信任,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曾经是西洋总兵正使,熟悉航海谋略过人,是下西洋的绝佳人选。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

郑和领此重任时,年仅三十四岁,他所率领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前后二十八年,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此创举比西方世界的“哥伦布”、“麦哲伦”都要早上半个世纪,足可窥出郑和的航海能力,无愧古代航海先驱之名。

并且,到现今为止,郑和后裔高达四百余人。

历史上,郑和是一位太监,在十二岁时就被人阉割,后来送入宫内。那么,他所谓的后裔又是从何而来呢?据了解,郑和十二岁时,朱元璋率军攻入云南,意图扫清此地元蒙残军。三十万明军乘着无敌之势,一路横推,轻易夺下云南全境。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

其中,有一支明军,经过昆阳地区时,看到了河边正与小伙伴玩耍的郑和,于是,就把他及其小伙伴抓走,随军带到了应天。后来,郑和受到阉割之刑,入宫侍奉朱棣。古时,人们重视薪火相传,郑和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于是,哥哥马文铭特把自己的儿子马恩来过继给他。

之后,马恩来改姓为郑,即后来的“郑恩来”。

郑恩来在成亲后,为家族生下两个儿子,分别叫郑万显、郑庭显。郑和死后,享有官爵世袭的权利,郑家就此显赫。经过世代承袭,郑和后裔不断壮大,并在后来衍分为三支:云南玉溪、南京一支、泰国清迈,总人口约四百多人。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

那么,历史上的郑和是否到过台湾呢?笔者相信,这是所有人都疑惑的地方。

在史书中,并未记载郑和抵达台湾的信息,但是,民间却对此深信不疑。他们相信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通过世代口耳相传,有人求证郑和后裔,得到了同样的初步证实。据郑和后裔称:郑和不仅率船队去过台湾,还把大陆的先进的技术一并带去,促进两岸间的往来交流。

在台湾,郑和还留下这样一则典故:当时台湾爆发感染疾病,岛内许多人皆惶惶不安。郑和得知后,命人把随身携带的药品投入水中,并让患病的人们沐浴其中。起初,岛内百姓还半信半疑,但在不久后,沐浴过的患者相继痊愈,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对郑和等人感激不已。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

郑和在离开台湾前,还在岛上种植了一块大陆生姜。仅用了数月,生姜即遍布山野,别有一番景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郑和,把这些生姜称为“三宝姜”。所谓“三宝”,源于郑和小名“三保”。可以说,在他七下西洋的数十年中,于世界各地留下不少历史遗迹。

如:马来西亚的“三宝镇”、马六甲的“三宝庙”、泰国的“三宝塔寺”等,这些遗迹都是当年各地的百姓,为了纪念郑和之功,特立碑建庙,以示感谢。

有调查称:郑和的十八代孙,在昆阳仅有一人。郑恩良,是郑和第十八代孙,目前居住在昆阳郑和故里。这一辈后裔,只有他一人,早年郑恩良在县机关工作,退休后则一直担任云南省郑和研究会的理事。据他回述,清代时期,郑和十六代孙是郑天才,当时就住在昆明地区。

本是一个太监,但其后裔却多达四百余人,至今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他

后来,因云南地区的回族起义,郑天才一家被迫迁离至外县。颠沛流离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快,他又带着一家人返回故里。远在泰国的郑和第十五代孙了解这些后,把郑天才带到了泰国,经营起了生意。郑天才这一去,就彻底在泰国定居,再也没有回来,平常与家庭沟通依靠书信。

他的子嗣也就是郑和第十七代孙则留在昆阳、玉溪、清迈三处地方,昆阳也成为郑和后裔最集中的地方。时至今日,郑和后裔已至二十代,与郑恩良同属直系的后裔有二十多人,旁系则为三十余人。

参考资料:

『《明史·郑和传》、《郑和墓》』

Tags:郑恩来   郑和下西洋   下西洋   朱棣   牛首山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