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圆明园文物资料和图片)

网络整理 2022-03-30 最新信息

自1860年至1900年,圆明园两次遭受入侵外敌的毁坏。历尽劫难的圆明园,在民国时期,成了民国词人文学创作的表现题材。民国词人将自己游览圆明园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这些呈现在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体现了民国词人对历史与社会变迁的关注,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具有重要的词史意义。

圆明园罹难161周年之际,我们一同走近这座万园之园湮灭之初,从民国学者的诗词中感受那无尽的痛惜和更多的思考。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

摄影丨yifei-wong,图片来源:unsplash网站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次日起,入侵官兵实施疯狂的抢劫和破坏。为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再次遭毁坏。清亡后,圆明园几乎沦为一片废墟。

在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给一位巴特勒上尉写了一封信。信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这一强盗行径。今天,这封信已经走进中国中学生的《语文》课本。

当然,针对圆明园所遭遇的这些劫难,中国的文人学者也同样表示关注与愤慨。如李大钊(1889-1927)于1913年11月1日在《言治》当年第6期上曾发表《圆明园故址》诗两首。

《圆明园故址》诗两首

李大钊


其一:

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犹共晚烟飞。


其二:

玉阙琼楼委碧埃,

兽蹄鸟迹走荒苔。

残碑没尽宫人老,

空向蒿莱拨劫灰。


与雨果等外国作家不同的是,民国文人学者对外敌毁坏圆明园的愤慨之情,大多是在实地游览了圆明园遗址之后通过诗词作品来表达的。上引李大钊一诗,便有作者自序交代其创作背景:

夕阳影里,笳鼓声中,同友人陟高冈,望圆明园故址,只余破壁颓垣,残峙于荒烟蔓草间,欷歔凭吊,感慨系之。

检阅民国时期文人学者的诗词作品,不难发现,像李大钊这样将目光聚焦这历尽劫难的圆明园者,为数不少。他们在作品中,或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于是,在民国诗词中便呈现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圆明园镜像。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

摄影丨yifei-wong,图片来源:unsplash网站


雕栏玉砌今不在,已是朱颜改


《卜算子》

王桐龄


殿址埋荒草,

墙根浸绿苔。

伤心满目是蒿莱,

瓦砾乱成堆。

几度銮舆过,

曾经帝后来。

翠华一去不曾回,

空余野花开。


民国词人以圆明园为表现题材的词作,就其创作背景看,与李大钊《圆明园故址》诗歌一样,是在他们亲身游览圆明园之后所作。据词序“游圆明园故址”可知,此词是词人游圆明园故址后所写。写作时间为1930年。当时,王桐龄已离开政界而投身北京的高校任教授。此时离1860年英法联军第一次毁坏圆明园已有70年,离1900年的庚子之乱已有30年的时光。

词从眼前景写起,“殿址”、“墙根”指被毁后的圆明园。这些曾经作为圆明园建筑的一部分,如今被“荒草”所埋,被“绿苔”所浸。如此开篇,紧扣词序所表达的创作意图。如果说,这两句是采用特写镜头的表现手法的话,接下来的两句,则是采用全景的方式来表现眼前圆明园遗址的景象:一眼望去,所见的只是满地丛生“蒿莱”和杂乱成堆的“瓦砾”,并以“伤心”两字领起,充分表现了其面对遗址时的心情。

在描写了眼前之景后,词人便转入忆往事的环节。下阕开头两句,便是词人遥想昔日圆明园曾经有过的热闹与辉煌:“几度銮舆过,曾经帝后来”。这份热闹与辉煌来自清朝几任帝王与圆明园的关系。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 ,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44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此后,乾隆、嘉庆、道光,直至咸丰,清朝的帝王与皇室都前往圆明园。乾隆年间,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前后,皇帝除了频频宴会之外,还要在圆明园内举办一系列的烟火、灯戏活动。圆明园中另一举园同庆之事,就是皇帝大寿之庆。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 ,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寿辰,在生日前夕,京城里的鲜艳装饰物已经从北京的西直门开始布置,沿着所有通往圆明园大门的道路,延伸出去,直到圆明园大门口。之后,清朝帝国开始走向下坡。乾隆之后的两位继承人嘉庆和道光都饱受内部不稳和外来威胁之苦,无可避免地为豪华而欢愉的宫苑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咸丰十年后,圆明园遭受外敌毁坏,于是便“翠华一去不曾回”。“翠华”,本指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如《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李善注: “翠华,以翠羽为葆也。”后喻指御车或帝王。如唐陈鸿《长恨歌传》: “潼关不守,翠华南幸。”白居易《长恨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曾经的繁华,如今烟消云散。“翠华一去不曾回”,将历史与现实连贯在一起,与前面两句工整的对仗句所表现的昔日皇帝与皇后光临此园的热闹与威严场面,形成强烈对比。最后一句“空余野花开”,又回到眼前景象,既是对前一句“翠华一去不曾回”的展开,也与全词起首所写之景遥想呼应。至此,词人游园时的所思所感,在今昔对比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至于圆明园为何从昔日的“几度銮舆过,曾经帝后来”,到今天的“翠华一去不曾回,空余野花开”的原因,词人并没有涉及,而是留给读者一片空白,由读者自己去思考。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

摄影丨yifei-wong,图片来源:unsplash网站


教人争不恨,一回眺望一牵肠


《临江仙》( 二首)

顾随


其一:

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

晚蝉声咽抱凉柯。

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

登临还见旧山河。

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其二:

散步闲扶短杖,正襟危坐高冈。

一回眺望一牵肠。

数间新草舍,几段旧宫墙。

何处鸡声断续,无边夕照辉煌。

乱山衰草下牛羊。

教人争不恨,故国太荒凉。


1929 年10 月,顾随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调至燕京大学,在国文系任诗选、词选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期间,他游览了圆明园故址。并创作了《临江仙·游圆明园》二首。

其一,根据首句可知,该词作于那一年的重阳之后,天气正与如今相似。“蝉声”“凉柯”“飞雁”“荒坡”“夕阳”,词人以一系列词汇传递秋天悲凉色彩的意象,来表现其“登临还见旧山河”,即游览圆明园遗址的心理感受。

相对于第一首,词人在第二首词中所表现的情感更加浓烈。词人以“数间新草舍”与“几段旧宫墙”作强烈对比,来揭示其“一回眺望一牵肠”的原因,“旧宫墙”即是圆明园故址上残存的旧物。与这旧宫墙相应的是“乱山衰草下牛羊”的景象。这句词句,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沈彬《塞下三首》中的诗句:“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在郁郁葱葱的夏天,牛羊隐于树木丰草之下,是看不见的。而到了秋天,草木凋零,牛羊显现。因此,这一句,词人通过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内心情绪的变化,并导向词尾的强烈感慨:“教人争不恨,故国太荒凉”。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

摄影丨yekaterina,图片来源:unsplash网站


烈红十里,烂红缨正被风吹起


《贺新郎》

顾随


多少萧闲意

废园中、苇塘萧瑟

鸟声细碎

微雨轻风都过了

头上青天如泥

这些事、闲人料理

见说南山曾射虎

算灞陵未短英雄气

千载下,有谁继


我如引火烧枯苇

想霎时、飞烟万丈,烈红十里

众鸟纷纷飞散去

火舌直腾空际

制造得、无边欢喜

蓦地回头高冈上

烂红缨正被风吹起

枪矗在,斜阳里


除了《临江仙·游圆明园》二首外,顾随还有一首以圆明园为表现对象的《贺新郎》词,也作于同时。

词人在词序中写道:“秋来寄居西郊,时时散步圆明园废墟中,芦苇萧瑟,弥望皆是,傍晚有人持长矛立高冈上,意其逻者也。”这里说“秋来”,与《临江仙》二首中的“眼看重阳又过”等时间背景相同。不过在表现内容上,与《临江仙》词则又同中有异。不同之处是,这首词是词人有感于一位为圆明园巡逻者而写。因此,词中对圆明园沦为废墟的原因作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当然,这一反思,词人是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的:“见说南山曾射虎,算灞陵未短英雄气。”

这里的“南山射虎”与“灞陵英雄”的主角均为汉代将军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该传还记载了李广失官时,曾打猎到灞陵驿亭,却遭到了醉酒的灞陵尉的欺辱。李广的上述经历,常被历代文人咏怀。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即有“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的文字。

顾随在这首词中借此典故,真正要表达的是:“千载下,有谁继。”也就是以此反思当下圆明园遭遇的原因。其言外之意为,如果在1860 年,或是在1900 年,晚清的军队中,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军在,圆明园或许能免遭受外敌之蹂躏。虽然,这只是文人的主观愿望,但却表现了对残酷历史的伤痛之情。

也许正是由于痛苦无奈,词人再次忽发奇想:“我如引火烧枯苇。想霎时、飞烟万丈,烈红十里。众鸟纷纷飞散去,火舌直腾空际。制造得、无边欢喜。”这里,词人设想“引火烧枯苇”这一情节,其真实的用意,当是想改变圆明园今日萧瑟、荒凉的景象。而最后几句:“蓦地回头高冈上,烂红缨正被风吹起。枪矗在,斜阳里。”意在说明,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这也表现了词人与众不同的创作构思,同时,也表现了词人面对已经沦为废墟的圆明园时的一种矛盾心态:想要结束其荒凉的现状,但又无法恢复其昔日的繁华。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

摄影丨yekaterina,图片来源:unsplash网站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

民国词人将经历沧桑之变的圆明园作为自己词创作的表现题材,使之成为民国词中独有的一种镜像。这对于词的创作历史来说,是一种新变。

民国词人们都将圆明园作为一历史古迹来咏怀。而对历史古迹的咏怀,正是历代咏史词的种类之一。对于这类咏怀词的创作方式和创作宗旨,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三中有这样的概括:“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作为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其本质就是作者情感的具体体现。民国词中所呈现的圆明园镜像,实际上是民国词人在回顾晚清至民国历史变化时的内心感受的一种描述。

从晚清入民国,中国社会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圆明园变化无疑是这一变化的一个缩影。而词人们在词中呈现圆明园镜像,其真正的用意,显然已不再局限于圆明园本身,更主要的是在反思这一变化的原因。词人借历史典故,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圆明园的盛衰变化,放置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为我们呈现出历史画卷中关于圆明园真实而切肤的一角,通过这些诗词,圆明园罹难不再只是课本上的一点集体记忆,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惜和思考。


参考资料

[1]李剑亮.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2):121-127.

Tags:乾隆   咸丰   我在宫里做厨师   嘉庆帝   诗歌   康熙   维克多·雨果   道光   李大钊   雍正   司马相如   白居易   长恨歌   建筑   英国   法国   京城十二时辰   知识改变生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