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宗爱玲)

网络整理 2022-03-28 最新信息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

(宗爱)

文章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提到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宗爱。

宗爱,北魏权宦,雍州冯翊人,位置大概是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这位来自南北朝时期的陕西百姓年轻时不太安分,经常四处打架闹事儿,结果很快被逮捕入狱,并被送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宦官。

做百姓和做宦官,对宗爱来说,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做百姓是在红尘滚滚里混日子,做宦官是在悠悠深宫里讨生活。

人生来本无贵贱之分,但人生际遇,却有着几近天壤之别。

南北朝之乱世,实在残酷。

天下纷争,四海割据,群雄并起,民不聊生。

南朝,刘宋政权取东晋而代之,基本统一了南方。

而北朝,北魏政权在东晋十六国的乱局中后来居上,饮马长江,统一了北方。

当然,北魏能统一北方,要靠立国之初的三位皇帝。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

(魏道武帝 拓跋珪)

第一位,开国皇帝魏道武帝拓跋珪。

老皇帝一生戎马,在残垣断壁上建立了最初的北魏。

第二位,魏明元帝拓跋嗣。

明元帝北筑长城,内讨诸国,外征刘宋,不仅使北魏王朝在乱局中发展壮大, 更确立了北魏在北方平原上的主导地位。

如果说道武帝是北魏王朝的奠基者,明元帝是北魏王朝的开拓者,那么第三位皇帝,魏太武帝拓跋焘,则是北魏王朝的集大成者。

帝王有安内之心,十三次远征北魏北疆,虽然达不到汉武帝封狼居胥的成就,但同样使边境的柔然部落多年不敢再南下。

边患平定,帝王更有攘外之志,皇帝剑指天下,平北凉,定北燕,灭胡夏,自此,北方一统。

家国平定,雄踞北方,如此之丰功伟绩,皇帝并不满足,而是挥师南下,两度征讨南朝的刘宋政权。

帝王之师,势如破竹,南朝刘宋文帝刘义隆无力抵挡,两战两败,连连败退。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

(宋文帝 刘义隆)

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焘饮马长江,遥望天下,似乎再无敌手,他已然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顶点。

皇帝到达了自己的顶点,但皇帝也开始逐渐衰老。

这是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那就是:

人总爱追求巅峰,但往往巅峰过后,再无巅峰,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一生征战,荣誉满身,但伤痕同样满身。

皇帝虽然英雄迟暮,但皇帝后继有人,即太子拓跋晃。

作为皇帝的嫡长子,拓跋晃的表现一直很优秀。

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世祖甚奇之。——《魏书》

拓跋晃同志自幼就十分聪慧,记忆力更是异于常人,诗词歌赋张嘴就来,经史子集更是倒背如流,实可谓是神童一枚。

太武帝拓跋焘同志长期领兵作战,实在没有精力操持国事,所以治理国家内务的工作,就交到了拓跋晃的身上。

这位太子虽然年轻,但做人做事却十分老成持重,办事细微,政令严明,颇有明君风范。

而故事开头的宦官宗爱,在北魏朝堂上几经摸爬滚打,个人事业也如日中天,不仅深受皇帝的信任,还在宫中担任中常侍,主理内政。

宗爱其人,阴险狡诈,秉性贪婪,在中常侍的任上干了不少坏事儿。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

(拓跋晃)

而这一切,都被法度严明的太子拓跋晃看在眼里。

这位太子十分难办,一来自己虽然位居东宫,但政治基础十分薄弱,很难扳倒这位权宦,二来宗爱并非等闲之辈,是自己父亲的心腹亲随,自己如果要对宗爱出手,岂不是将自己和父亲放到了对立面上?

太子拓跋晃十分犹豫,但中常侍宗爱却毫不犹豫,准备率先出手了。

这位处心积虑的权宦绝对不会等到太子拓跋晃羽翼丰满的那一天,他要在太子尚未形成自己的势力之前除掉他。

宗爱明白,太子,日后即为天子。

现在拓跋晃碍着皇帝的面子不好收拾自己,但倘若有一天他登基为帝,第一个遭殃的不就是自己?

于是,宗爱先下手为强,第一时间跑到皇帝拓跋焘面前去打了太子的小报告。

所谓小报告,无非是胡编乱造。

举报太子欺负幼儿园小朋友,调戏在公园跳广场舞的阿姨,霸凌敬老院的老头儿。

这些事,傻子都看得出来,是纯属虚构,子虚乌有,但偏偏一生雄才,谋略有方的拓跋焘却全都听信了。

皇帝开始疏远自己的儿子,并且开始极力遏制太子东宫的发展势力,这对父与子在小人的挑拨之下,开始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如果只是寻常百姓家的父子矛盾,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但拓跋晃身在皇家,位为太子,父亲对自己的冷落和怀疑,却让他头悬刀剑,时刻难安。

最后,这位太子在无尽的焦虑和忧愁中患病而亡,年仅二十六岁。

帝徐知太子无罪,甚悔之。——《资治通鉴》

太子死了,自己的儿子死了。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

(魏太武帝 拓跋焘)

直到这时,皇帝才在后知后觉中恍然大悟,自己是听信了小人的谗言,错怪了这个一向温良谦恭的儿子。

但木已成舟,斯人已逝,后悔也无济于事。

对宗爱来说,这个结局同样是他没能想到的,自己只是跑到皇帝面前编造了太子的一些负面舆论,不过是想打压打压太子的势力,可咱们的这位太子如此玻璃心,这点舆论都顶不住,居然直接领了便当?

太子薨逝,中常侍宗爱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现在老皇帝已经知道自己之前胡乱造谣,以至于太子郁结难抒,无辜枉死的事实,岂不是要降罪于自己?

宗爱同志想得很周全,但事实上老皇帝拓跋焘并没有想那么多。

因为皇帝也是人,皇帝也会老,老了也会糊涂。

在封建帝制时代,皇帝是神的使者,是万乘之尊,最为雍容华贵的存在。

但皇帝是人,不是神。

又或者说,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神。

他也吃五谷杂粮,他也有喜怒哀乐,他也有平凡人对生活的经历和感受。

而此时的拓跋焘,只不过是一个油尽灯枯的老人罢了。

宗爱?

对皇帝来说,这是服侍了他一辈子的奴仆,就算之前他曾经对太子恶言相向,但皇帝也从来没想过要收拾他。

皇帝仁慈,可宗爱同志却再一次展示出了他的残忍。

他不相信老皇帝不会因为太子之死而清算自己,所以他必须要有所行动。

宗爱认为,只要皇帝活着,那么就有收拾自己的可能,所以,拓跋焘必须死!

魏世祖追悼景穆太子不已,中常侍宗爱惧诛,二月,甲寅,弑帝。——《资治通鉴》

于是,在一个四下无人的夜晚里,趁着皇帝熟睡之际,宗爱亮出了自己的屠刀。

这位一生文治武功,颇有作为的北魏雄主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宦官亲手刺杀了。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

(魏敬寿帝 拓跋余)

皇帝已死,宗爱趁机掌握了朝政,并一举拥戴了太武帝拓跋焘的次子拓跋余为新帝。

拓跋余,即北魏王朝的第四任领导人。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拓跋余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但关于这位皇帝,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讲的。

中华历史五千年,诞生了将近五百多位皇帝,这其中,明君有很多,暴君也有不少。

贤明优秀的帝王所拥有的品质各不相同,而昏庸无道的帝王则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为长夜之饮,声乐不绝,旬月之间,帑藏空罄。尤好弋猎,出入无度。边方告难,余不恤之,百姓愤惋,而余晏如也。——《魏书》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拓跋余同志上台之后,把自己的工作日程排得十分之满,上午喝酒,下午游猎,晚上在宫里通宵开派对。

帝王玩乐无度,不干正事儿,乃至于边关告急这样的大事儿也不处理。

朝堂混乱,社会纷争不断,老百姓怨声载道,都盼着这位混蛋皇帝赶紧下台。

皇帝昏庸,掌握实权的宗爱同样没干过什么好事儿。

他拥立新帝之后,摇身一变,从中常侍变成了北魏丞相,操持国家大权,横征暴敛,劳民伤财,党同伐异,北魏在宗爱的控制下,俨然变成了一个十分黑暗的政权。

魏敬寿帝拓跋余:冷门的北魏历史之下,诞生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皇帝

(北魏王朝)

拓跋余虽然昏庸,但智力并不低,他敏锐地感觉到,丞相宗爱的势力越发强大,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如果不加以干预,恐怕自己就要彻底沦为权宦的掌上玩物。

皇帝想要对宗爱动手,但宗爱同志再一次发挥了他的长处——先发制人。

这位宦官朋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危机感的人之一了。

皇帝敏锐,他比皇帝更敏锐,眼见拓跋余要收拾自己,宗爱再次故技重施,派人刺杀了皇帝。

爱使小黄门贾周等就弑余。——《资治通鉴》

由此,宗爱同志达成了一个前无古人,以后也不会再有来者的成就,那就是: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杀害了两位皇帝的宦官。

古代屠龙勇士,非宗爱莫属!

血染宫门,帝王新丧。

北魏王朝接连逝去了两位帝王,无疑为这个新生的鲜卑族政权拂上了一层阴霾。

何日拨云见日?何时大魏振兴?

历史终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Tags:北魏   拓跋余   宗爱   魏太武帝   拓跋晃   我在宫里做厨师   魏明元帝   南北朝   刘义隆   陕西   魏道武帝   资治通鉴   汉武帝   汉元帝   大荔   文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