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苦难中练就出的大师:吴昌硕,“后海派”旗帜性人物

网络整理 2019-06-17 最新信息
苦难中练就出的大师:吴昌硕,“后海派”旗帜性人物

说起吴昌硕啊,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神人”,“诗、书、画、印”是样样精通。

苦难中练就出的大师:吴昌硕,“后海派”旗帜性人物

晚清、民国、近现代,是他的时间定位。一看这几个词你就知道他是什么时期的人了吧!他家虽算不上是什么名门望族,但好歹是一个读书人家。自小,他就跟随他的父亲读书,上私塾,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艺术。可惜时运不济,在他16岁时,正值太平军与清军交战,为了躲避战乱,全家只好于荒山野谷中生存,不幸的是,他的弟弟妹妹先后饿死,后来他又和家人离散,只好通过替人做短工、打杂来维持生计,又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了数年。不过,上天还是眷顾他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中了秀才,做了知县,可惜一个月就辞职了。28岁时,他结了婚,我想这在当时算是晚婚了,为了使艺术更上一层楼,他背井离乡,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朋友。 31岁以后,他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读历代大量的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诗、书、画、印并进。最后名声大振,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位巨擘。到1927年11月6日时,吴昌硕突患中风,不幸去世。

苦难中练就出的大师:吴昌硕,“后海派”旗帜性人物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要追溯到他所处的“位置”。篆刻、书法、诗文、大写意,正是吴昌硕的艺术坐标。谈到他的篆刻,就不得不提及邓石如与赵之谦了,这两人在用笔之法对他的篆刻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俗话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吴昌硕在这方面的成功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不断探索:他在继承前人的冲刀法和切刀法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诸家之长,不断实践,不断努力,将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冲切结合的刀法。除此外,残缺刀法是他创作的另一手法,这种手法使他的篆刻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最终自出生面,开创了“吴派”风格。

苦难中练就出的大师:吴昌硕,“后海派”旗帜性人物

咱再来看他的书法,刚开始的时候,他向颜鲁公学楷书,可是后来特别钟情于《石鼓》,直至一生都以临《石鼓文》为主,数十年锲而不舍,深入钻研。而且行草作品也十分不错,50岁以前的作品纵横豪宕,风姿神韵酒脱,主要得益于祝允明。到了晚年,吴昌硕又以篆隶笔法作草书,其特点有三:一是铺就魏碑势,二是出以篆籀法,三是用笔如铁,泼墨如潮。其作品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对于他的诗文呢,或许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才使得他早年的作品大多含有讽刺意味,存有批判社会现实,鞭挞社会不公的特点吧!说起他的诗文,那就得提辛弃疾了,众所周知,辛词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典,吴昌硕的作品也是如此,不过有些绝句还是接近口语,通俗易懂的。

苦难中练就出的大师:吴昌硕,“后海派”旗帜性人物

而他的画,就是以大写意为主。花卉是他的主要题材,金石气息、笔力雄浑、设色浓丽、富于变化是他绘画的特点。苦铁、缶庐、梅知己,是他的自我表达。其中,苦铁、缶庐是他的别名,而梅是他的知己,作为一名画梅圣手,关于梅的作品就有很多了,像《梅花》、《石梅》都是。由于他酷爱梅花,在他生前,种梅、赏梅、画梅、咏梅,已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在死后,他都葬于超山梅林。

苦难中练就出的大师:吴昌硕,“后海派”旗帜性人物

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否快乐,物质并不是主要的,关键还得看灵魂。对于吴昌硕来说,篆籀、丹青、花满庭是他的精神家园。可见,艺术对他的一生是有多重要!

本文作者:焕章的小阁子(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96213564476672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吴昌硕   艺术   篆刻   书法   草书   读书   颜真卿   邓石如   赵之谦   祝允明   神韵艺术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