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他为国家独立不惜“卖国”反成匪帮,历史任由胜者书写令人无奈

网络整理 2019-05-25 最新信息

一战结束那会儿,当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和白军打得你死我活时,乌克兰一带存在着一伙儿被称为“彼得留拉匪帮”的人。通常,人们一听到这个称呼,估计自然而然地会给他们打上“流寇”、“反对派”甚至“民族分裂分子”这样的标签。客观地讲,该势力的核心领导人西蒙·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留拉在政治上也算不上“根红苗正”,但“匪帮”并不是坏人;相反,他们的立场并没有什么错误,而彼得留拉本人身上充满了“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无奈。

他为国家独立不惜“卖国”反成匪帮,历史任由胜者书写令人无奈

1917年的“十月革命”以后,俄国传统势力集团分崩离析,长期处于沙俄控制下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谋求独立,乌克兰便想像波兰一样,抓住这个机会迎来独立。在这个过程中,彼得留拉起了相当大的领导作用。其实,彼得留拉之于政治,远远算不上“科班出身”,他早年的人生相当跌宕,为了生计曾进入神学院学习,却遭学院开除;他的大学学业也算不上完整,毕业后在《拉达》报里蹭了份工作。然而,当“革命乌克兰”于1905年底改组为“乌克兰社会民主工党”时,彼得留拉已经成了该政治组织的领袖人物之一。

彼得留拉掌控着乌克兰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言论》,因此掌握着话语权。他大肆宣扬自己的“乌克兰文化认同”,在沙俄政权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彼得留拉与他的观念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彼得留拉的革命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沙俄政府曾多次打击他所在的政治团体,查封其报刊,被逼无奈的他甚至低调地当过会计。直到1916年底,摇摇欲坠的沙俄政权对周边势力范围的掌控力越来越弱,彼得留拉才迎来了他真正大展身手的机会。

他为国家独立不惜“卖国”反成匪帮,历史任由胜者书写令人无奈

1917年,彼得留拉成为“乌克兰共和国”国会(拉达)西部战线领导者,这一年,乌克兰军队开始实行“乌克兰化”。此时,不仅仅是彼得留拉,乌克兰政府的大多数官员都在为争取国家独立、巩固主权自主做着努力,然而,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宗旨,乌克兰政府内部也陷入了惨烈的内耗中。虽然彼得留拉得以进入军队总委员会担任要职,不过,他很快就因与他人政见不合而遭到排挤,最终被赶出政府,回到军队组建斯洛博达兵团。

1917年底,乌克兰各大政治势力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妥协,各大派别轮流坐庄。作为乌克兰社会民主工党的领袖人物,彼得留拉居然靠这种方式意外地突破了他人的阻挠,开始成为乌克兰政坛上真正手握实权的核心人物。由于在军队中拥有巨大影响力,彼得留拉在政治场上的地位也飞速攀升。然而就在这个重要关头,乌克兰迎来了一个强悍的敌人——1918年1月,苏维埃军队并非三路,气势昂扬地对基辅发起进攻。几乎在同一时间,基辅城内的亲苏势力也发起暴动。虽然内乱很快被镇压,但国力孱弱的乌克兰根本无力阻拦相对较强的苏维埃军队。2月8日,苏军占领基辅并宣称“苏维埃乌克兰政权成立”。

他为国家独立不惜“卖国”反成匪帮,历史任由胜者书写令人无奈

眼看超过半数领土都被苏维埃政权夺走,国家再次面临沦为他国附庸的困境,乌克兰共和国国会选择了一条相当极端的道路,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形容为“引狼入室”:1918年3月3日,苏俄被迫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惨遭德军蹂躏的苏俄政府不得不将波兰、立陶宛、库尔兰等地如数吐了出来。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乌克兰把赶走布尔什维克的希望押在了德国人身上。然而,乌克兰人很快便发现自己是刚送走狼又迎来虎,苏军前脚刚走,德军就将中央拉达强行解散,转而扶持起斯科罗帕茨基组建了受德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如此一来,彼得留拉反而成了非法组织,他同一批同僚被捕入狱。

不过,此时的乌克兰民族独立情绪高涨,德国及斯科罗帕茨基傀儡政府倒行逆施的行为自然激起了民愤。从德军占领到战败这段时间里,乌克兰各地起义和暴动接连不断,就连亲苏的乌克兰布尔什维克也趁机发动武装起义。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宣告失败,斯科罗帕茨基为了保住政权,居然公开支持乌克兰同已经消失的沙俄组成联邦。这一奇葩提议更是引发众怒,民族独立主义者组建了新的同盟并成立执政内阁,那会儿的彼得留拉还被关在监狱里,他就已经被选为同盟的核心领导者之一了。

他为国家独立不惜“卖国”反成匪帮,历史任由胜者书写令人无奈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执政内阁”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陆续在乌克兰各大城市爆发起义,摧枯拉朽地推翻了斯科罗帕茨基政权,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得以恢复。然而,乌克兰并没有因此获得真正的独立,很快,苏维埃政权同白军的斗争波及了乌克兰。有趣的是,白军同苏俄军队打得你死我活,乌克兰却同时与双方为敌。在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被迫撤离基辅,随后,苏维埃军队再次掌握了这座城市。这一走,彼得留拉一伙儿就开始了从“合法政权”沦为“匪帮”的日子。

虽然局势对彼得留拉等人十分不利,但乌克兰人始终没有放弃国家独立的理想。他们在苏军与白军的围追堵截中艰难维持,为了让势力得到延续,他们甚至采取了许多“曲线救国”的尝试。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先是向协约国集团寻求庇护,随后又与波兰结盟,不过这些盟友并没有为前者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反倒是坚强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积极调整策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积蓄力量的机会,彼得留拉等人手下的军队一度达到10万余人。然而,眼看局势得到了缓解,派系众多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居然再一次陷入了内斗中,不仅决策水平大幅下降,连军队作战实力都受到影响。1919年8月30日,政府军一度收复基辅,但这更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病人的回光返照。仅一个月后,政府军就被白卫军一举击溃,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部分甚至临阵倒戈,向人多势众的邓尼金投了诚。

他为国家独立不惜“卖国”反成匪帮,历史任由胜者书写令人无奈

古语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巨大的挫折极大挫伤了乌克兰民族独立革命者的积极性。1919年11月,彼得留拉获得了流亡政府的“最高指挥权”,但他也只能带着剩下的人东奔西走。根据记载,从离开基辅到这一时期,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驻地一年要换十几次,该政权存在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实际意义了。12月,彼得留拉秘密逃至华沙,他此行的目的十分纠结:要以几乎卖国的行为为乌克兰独立争取最后一丝契机。1920年3月,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波兰达成协定,前者割让加里奇亚、沃伦等地区给波兰,换取后者对乌克兰独立地位的承认。

随后的历史大家应该十分熟悉了:1920年,波兰军队同乌克兰政府军残余部队组成联军,气势汹汹地向基辅展开进攻。5月6日,联军攻克基辅,但随即便遭到了苏俄军队的凶猛反扑。此时,不仅仅是乌克兰,恐怕连波兰都后悔自己惹了个不该惹的对手:苏军不但将战线推回乌克兰,甚至还一度推进至华沙城下。虽然波兰军民通过顽强抵抗最终重挫苏军,但波兰方面再也无意蹚浑水,赶紧与苏俄签订停火协议,抽身而去。此时,曾作为乌克兰独立运动希望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至此彻底失败,它被冠以“匪帮”之名最终盖棺定论。

他为国家独立不惜“卖国”反成匪帮,历史任由胜者书写令人无奈

彼得留拉并没有随着政权的消亡而消失,随后,他在欧洲各处流亡,宣扬着他的“乌克兰文化认同”;虽然足够谨慎,却仍不能躲避残酷的命运。1926年5月25日,彼得留拉于法国巴黎被一名犹太无政府主义者刺杀,终年47岁。客观地讲,彼得留拉之于他的祖国,所作所为并无什么错误,然而,如今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十分光辉,这令我们不禁感叹,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也难逃“历史任由胜利者书写”的定律。

本文作者:审度(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456404153840487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乌克兰   苏联   历史   政治   波兰   基辅   德国   一战   布尔什维克党   俄罗斯   十月革命   立陶宛   大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