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孙华 - 话说故乡:赤脚医生与知识青年那个时代的记忆(医药世家简介)

网络整理 2022-04-30 最新信息

话说故乡:

特别的时代印记

孙华 | 话说故乡:赤脚医生与知识青年那个时代的记忆

龙门印象系列之五十一


孙 华

孙华 | 话说故乡:赤脚医生与知识青年那个时代的记忆


时间无声无形,却自有其印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可说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段,期间发生的许多事,影响甚至彻底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下乡知青、赤脚医生便身处其中。

这两个名词,在古镇龙门的村民中也曾流行一时。如今,倘若与年逾花甲的乡亲闲聊,他们多半能对此谈上几段,并且告知谁家的某某就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或赤脚医生、现在已有六十几或七十几岁。

“赤脚医生”这一形象生动的称呼,其含义简而言之,就是半农半医、亦农亦医,穿上白大褂是医生,脱了鞋子下地劳动便是农民。

赤脚医生不是正规的医务人员,按现在的说法,叫做编外人员,且没有固定薪酬。他们不是科班出身,文化程度往往只有初中高中甚而小学。即使参加了卫生部门组织的培训,往往也是短期的、速成的。他们“从医”,要么是因为出身民间的“医药世家”或“草头郎中”,要么是由于本人有志悬壶济世而自学了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他们大多来自本乡本土,当然也有个别来自下乡知青。

那时,一度曾有85%以上的生产大队配置了赤脚医生,全国的赤脚医生因此达到150多万。在物质匮乏、缺医少药、交通不便、卫生观念落后的时代,这150多万人的作用自然相当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根除传染病,主要工作包括接生、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整治等等,当然,也包括常见小伤病的医治。除了大病,乡民因此便不用出村,省钱、省时且效果不比正规医院差多少。这样的合作医疗,由于实效显著(百姓人均寿命是最主要的体现),曾吸引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卫生部门前来取经学习。

故乡的赤脚医生,留给我的最鲜明的记忆是:割早稻、种晚稻的“双抢”季节,如果手指缝或脚趾缝“发霉”,晚饭后便去赤脚医生处讨取红药水、紫药水;倘有割伤擦伤,就讨要碘酒。在就读小学时,打防疫针是经常的事,这也是由他们完成的。至今还记得,有的同学因怕打针而哭泣流泪,同学们会嘲笑他好长时间。

对于赤脚医生“高大上”的印象,则来自于露天观看的电影《红雨》和《春苗》。除去包含的意识形态因素,这两部影片所描述的形象,与我所体验的现实可说是基本符合的。

因此,现在听到某处发生了严重的医患纠纷,有时便会想到已成历史的赤脚医生。那个时代,医患纠纷可是非常罕见的。


孙华 | 话说故乡:赤脚医生与知识青年那个时代的记忆


与赤脚医生大多来自本乡本土不同,下乡知青来自城市。这个群体的人数,据有的学者统计,自1968年至1979年,全国总共达到1640多万。

知青下乡,除了显性的意识形态需求,还内隐着诸如城市青年就业问题(老三届的初高中毕业生就有400多万人)等许多现实原因。

对于下乡知青来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等等话语,必定是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他们当时的人生篇章中,以下几个无疑是关键词: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些都带有浓郁的革命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当然也是他们中许多人的发自内心的修养标准。

无论心甘情愿抑或迫不得已,知青们的奋斗业绩不可否认,比如对天寒地冻北大荒的垦植。他们中的一部分,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下放地的百姓做了实事,比如做赤脚医生。往小了说,他们的更讲究的卫生习惯多多少少地影响了当地的青年农民,比如早起刷牙。


孙华 | 话说故乡:赤脚医生与知识青年那个时代的记忆


早先常听乡亲笑言,城里人分不清小麦与韭菜。这让我后来读到“五谷不分”时,在自然地想到“四体不勤”的同时,把“城里人”也捎上了。而小伙伴们明确将下乡知青作为调侃(未到讥讽程度)对象,则是豫剧电影《朝阳沟》放映之后。其中“左脚弓,右脚蹬”那句唱词、挑水时那组摇晃趔趄的动作,就成了不会农活的代名词。

就我所知,作为山乡的龙门也曾到过几批知青。他们被分到各个生产大队,从事相对轻巧的农活,也有做小学代课教师、供销社营业员的。他们最显明的特征是说话——带了上海、杭州等外地口音。这一特征,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也还相当易辨。

有时想,无论返城还是在龙门生根开花结果,无论后来成了精英还是处于社会基层,知青们的命运,都是与整个国家、社会紧密相联的。那么,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孙华 | 话说故乡:赤脚医生与知识青年那个时代的记忆

Tags:孙华   农民   美好   一直在身边   农村   文化   历史   北大荒   上海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