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钓鱼 / 正文

台钓线组搭配表?鱼线的选择及线号搭配

网络整理 2024-05-08 钓鱼

大家好,台钓线组搭配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鱼线的选择及线号搭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台钓线组搭配表和鱼线的选择及线号搭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野钓主线和子线搭配一览表
  2. 台钓野钓鲫鱼什么线组
  3. 台钓线组的正确绑法图
  4. 矶竿怎么搭配线组

一、野钓主线和子线搭配一览表

台钓的线组讲究主线和子线的搭配,这既是一种优势,但有时也会钓友们有点迷茫,之所以会有如此矛盾的认知,是因为台钓的线组搭配原则,完全迥异于传统钓线组的。

传统钓线组多为单钩通线,即一根鱼线从头到尾,只要鱼竿的竿身够软,细线钓到大鱼比比皆是,加上传统钓法多是重铅沉底,钩子大点还能避开小鱼,所以完全不用考虑粗线大钩钓不到小鱼这种问题。

台钓就不一样了,主子线的区分,不仅可以增加诱鱼开口的概率,一旦子线挂底、挂草,随时都可以放弃子线,保全主线,而且主子线的搭配,还有卸力效果,但是,也正因为此使用台钓线组,很难做到大小鱼兼顾。

所以,如何搭配主线和子线来组成钓组,既要保证钓组的灵敏度,还要保证钓组不至于超过拉力阈值,导致切线,严格来说,如何搭配是没有标准的,但是我们根据实战,总结出以下几种搭配,可以用以实战。

建议主线0.8,子线0.4,如果竿身偏软,可以再小一些,如主线0.6,子线0.2,这个搭配,对三两以下的鱼,不限鱼种,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建议主线1.0,子线0.6,如果竿身偏软,则主线可以放到0.8,子线放到0.4,这个搭配在夏秋季钓三两到半斤,或者不超过一斤以上的鱼,都没什么问题。

建议主线1.5,子线0.8,如果竿身偏软,则主线可以放到1.2,子线可以放到0.6,如果竿身偏硬,则主线放到1.5,子线放到1.2对一斤以内的鱼可以直飞。

这个重量,对钓组的要求已经比较高了,如果是野钓,用的是软竿,则主线2.5,子线1.5.3~4斤以下的鱼都能轻松上岸。如果是黑坑,则应主线3.5,子线2.5,才能保证在飞鱼的时候,不太过于伤线。

虽然我们在实战中,钓到5~8斤以上的鱼,概率并不算大,但是在野钓中,总还是有机会的,这个时候,钓组搭配的唯一考虑,就是拉力值要够大,主线4.0,子线3.0一点都不过分

钓大体型鱼,鱼的体重超过10斤,不到20斤,这个时候,鱼线的粗细已经不是太过于重要,对鱼竿的要求就更高了。建议主线6~8号,子线5号即可。

二、台钓野钓鲫鱼什么线组

线组的搭配,冬季,鲫鱼活动能力逐步减弱,冲击力变小,吃口轻、小、慢,针对这个情况,我们的线组搭配以小、灵为原则,一般冬季野钓半斤以内的鲫鱼,0.4-0.6主线,0.2-0.4子线足以,钩,以袖钩为好,号数我习惯用1-2号金袖,浮漂,应该选用细身细长尾漂,长尾是增加稳定性,细身细尾是追求灵敏度,在流水情况下,可选用枣核长脚长尾小漂。

3、用小漂,冬季鱼儿吃口比较轻,使用浮力小的浮漂,上牵的力度也会比较弱,鱼儿有吃口动作时会比较迅速的反应。

4、调漂,冬季调漂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当漂目调的越高,浮漂的牵引力就越大,鱼儿吃钩时会察觉到有牵引力拉扯钩饵,就会用力把钩饵吐出去,此时浮漂就会出现一个很有力的顿漂,提杆的时候往往都是空杆,所以一般来说调目在4-5目之间即可,不宜太高。

5、钓目,有不少钓友存在一个误区,以为鱼口越轻的时候钓目就要调的越灵,钓目灵的话,浮漂的牵引力就会比较大,鱼儿觅食的动作就会越是难以快速反应到浮漂上,造成读漂困难,所以一般钓3-4目即可。

6、饵料取舍,冬季鱼饵,以红虫为最佳,商品饵次之,当饵料搭配合适配合灵活钓法对小鲫鱼一样具有**力,在陌生水域钓小鲫鱼,首款饵推荐大腥大香,状态要粘一点,根据鱼情,采取搓或拉,但饵球一定要小(打窝饵球可适当做大),若有鱼进窝而无鱼就饵,说明饵料要么味型不对,要么状态不佳,要么饵球过大,可以通过改变状态、大小、减腥---减香逐步过渡调整饵料味型。小药,也是冬季必备的添加剂,但一定要注意添加量的控制。

7、窝料原则,冬季窝料、饵料在水底扩散较慢,所以,手抛窝一定要选择味型重的窝料,但量不可过多,基本为春秋季窝量的20%以内即可。

三、台钓线组的正确绑法图

在台钓中子线属于消耗品,每次出钓肯定会带上不少的子线,以备断线时更换。但是子线打结缠绕的情况往往比子线断掉的情况还要多,自然弯曲、缠绕打结都非常影响垂钓。比如说弯曲,会导致信号传递变慢,而且会影响已经调整好的浮漂。打结就更严重了,中鱼很容易断线。不过钓鱼本身是休闲娱乐,虽说子线是消耗品,但是减少更换子线是比较利于垂钓的,不但节约了成本,也能节约一定的时间。减少子线的打结,跟子线的绑法,提竿的手法问题都有一定的关系。

子线的长短不同,打结的可能性也不同。相对于短子线,子线越长越是容易缠绕打结。这与长子线的摆动幅度大也有一定的关系,子线摆动幅度大虽然有一定的诱鱼效果,但是在防止闹小鱼上是缺点,所以在小鱼多的季节最好使用短子线。如果需要使用长子线来诱鱼,比如冬季或者钓滑口鲫鱼,同样还可以使用短子线,可以通过上拉铅皮座,飞铅钓的方法来实现长子线的效果。如果夏秋季节拉白条,更是建议使用短子线,而且可以粗一些,因为越是钓快鱼,子线越是容易缠绕打结。

子线跟八字环的链接方法主要有两种,可以参考下图。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挂子线,需要注意线头一定不能留的太长,否则提竿的时候线组会快速转动,容易出现子线缠绕的情况。但是很多钓友认为第二种挂子线的方法比第一种解释,其实实际情况应该相差不多,而且第一种方法对于钩间距还可以二次调整。如果钓鲫鱼,建议使用第一种方法,因为钓鲫鱼线组不容易断,其次就是钓鲫鱼往往比钓大鱼有更高的提竿频率。如果钓大鱼,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毕竟提竿不多,而且子线粗的话本身也不易缠绕打结。

1、铅皮要选择得当,钓大鱼的时候勿用比较薄的铅皮,最好使用比重**较厚实的铅皮;搭配吃铅大的浮漂,最好使用比较长的铅皮座,这样横截面积小,快速提竿的时候会比较顺畅;养成不在铅皮中夹铅皮的习惯,因为夹会让铅坠不均匀,而且铅皮中容易有气泡,对调漂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还要注意鱼钩的选择问题,在提竿频率较快的鱼情,不选择歪钩门的鱼钩,因为提竿的时候会让子线快速旋转,容易导致子线缠绕打结。

总体来说,提竿的频率和力度,会影响线组是否高速旋转,比如子线多出来的结、铅皮、鱼钩的性状等。

1、挂饵后抛竿,需要注意把双饵分开,不但可以减少子线的缠绕问题,饵料黏连在一起对鱼口,对浮漂的目数都有一定的影响;台钓中抛竿往往是鱼饵的落点在铅坠的前面,这样也能减少子线的缠绕情况。如果落点相同,铅坠的下降比饵料往往会快一些,比较容易出现铅坠缠子线的情况。

2、提竿要注意力度,切记提竿过猛。看是不是新手,从提竿是否从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提竿过猛容易出现线组打在鱼竿上的情况,到时候未必只有子线缠绕,主线都需要解半天。把握还提竿的力度和幅度,如果不中鱼往往以铅皮不出水为宜,不过这个需要反复练习。

四、矶竿怎么搭配线组

矶竿的材质都是碳素的,重量比较轻,但是竿身和导线环的强度都还达不到海竿的标准,如果主线选用的过粗,钓线的强度就会超出钓竿所能够承受的力度极限,一旦钓到大鱼,钓竿就会经常容易被折断,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应该给矶钓竿搭配1.5号到3号的钓线。

在传统钓或台钓的过程中,铅坠就按照平常的搭配标准来使用,从而保持钓组的灵敏度,根据垂钓环境中的变化,可以选用单钩或者双钩。

在流水处浮钓时,可以选用单钩或者双钩,也可以选用串钩,浮漂一定要大型号,铅坠一定要稍微小一点,尽量小于浮漂自身所承受的浮力,要一直能够保持钓深的要求,避免钓组互相缠绕。在流水底钓或矶竿远投时,可以不使用浮漂,铅坠最好选用15克到20克,把钓线拉直就行了。

在深水区垂钓过程中,如果选用的是固定的浮漂,垂线会在抛投时变得过长,对抛投非常不方便,此时应该考虑选用活漂。活漂的安装方法跟台钓都差不多,但是漂座不会被上方的两个太空豆紧紧的挤压在一起,只需要安装上方的太空豆,需要靠调整太空豆上的截止位置来设定浮漂的位置。

但是浮漂下方不需要安装太空豆,抛钩时需要插在活动的漂座上,在浮漂能够滑落到铅坠的位置上缩短竿梢的垂线,这样就可以顺利的抛钩了。

1、材质一般为碳素或高碳素,有部分英国进口竿,如英大、PRESTON、SONIC这些品牌采用纳米硼纤维+碳素材质。

2、矶竿一般在一节装有三到四个导线环,二节装有二到三个导线环,三节装有一到二个导线环;

3、矶竿用**矶钓,沿海矶钓中矶竿的各种优势逐渐在内地被认可,并且其可抛投、对鱼**控性强的特点对于大面积水域的应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很多钓友用其来钓淡水鱼;

4、矶竿较贵,主要是材质和**不同,如英国、美国的进口竿5000——12000的矶竿,材质非常好且轻,强度高,不沾水,不沾线。配一套下来1.5到2万,是发烧友级别的装备。欧美进口的矶竿可选的不多,仅有纯钓、英大、普雷斯顿及索尼克等少数几个品牌;

中档韩国和国产的中低档产品,500-1000左右,适合大多数钓友使用。虽然各种材质和钓性降低,不如高档货,但对淡水钓影响不大!低价矶竿,100-200元左右的,重量大,钓重较小,但对于新手而言,已经足够。国产品牌种类繁多,选择也较多。

5、矶竿种类极多,不但有长短区分,且有软硬区别,号数代表,以及含碳量及纳米硼纤维含量的区别;

6、矶竿因种类众多,既可远投攻大鱼,又可速攻大小鱼及中近距攻击中小鱼体。

关于本次台钓线组搭配表和鱼线的选择及线号搭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