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河套平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网络整理 2022-05-25 最新信息


河套平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

中央之国的形成<先秦篇> [第120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在代郡为赵国管理了蔚县盆地以北那些呈条状分割的盆地以后,大同盆地的核心地区被归入了雁门郡的管辖范围。如果说代郡可以通过“飞狐道”,控制赵国东西国土的北部交通线,那么 “雁门郡”的保护对象就是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而保护的重点,自然是那些交通要道了。

总得来说,大同盆地与忻定——太原盆地沟通的通道有两条,这两条交通线上所设立的关隘在历史上都很有名,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就是“雁门关”和“楼烦关”(宁武关)。如果你想从忻定盆地直接进入大同盆地的话,那么位于恒山山脉之中的“雁门关”就是必经之路;而如果你不介意多走点山路的话,那么西面还有一条道路可供选择,那就是先进入吕梁——云中山脉之间的谷地,北出“楼烦关”绕过恒山山脉的西端,进入大同盆地。对于这条通道的地理结构,我们在赵国灭代一节已经分析过了。吕梁——云中谷地实际上是为汾水和桑干河的上游所共用的。也就是说,你即可以从忻定盆地进入谷地,然后沿桑干河北入大同盆地;也可以从太原盆地出发,绕过忻定盆地直接进入大同盆地。

控制了雁门、楼烦两个关口,赵国在山西高原的核心区就不会遭受那些游牧民族的侵扰了。不过虽然从大的方向来说,那些游牧民族都是来自蒙古高原,但在具体的进攻路线上,却还是有不同的选择,因此我们还必须了解,赵人在走出大同盆地后,还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地理环境。

河套平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

河套地区地理结构图

如果我们观察现在大同盆地的地理结构,会发现它的地缘中心——“大同市”是在北部,即大同盆地的北出口处。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为了集中力量防御来自蒙古高原的威胁。如果大同这个点丢了,即使那些草原骑兵不继续向南劫掠整个大同盆地,也可以向东绕过设在张家口盆地西、北的第一道防线,经阳原侧击宣化盆地和怀延盆地。

当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越过阴山一线之后,并不会马上到达大同盆地,在此之前他们还必须穿越一片杂乱无章的丘陵地带。这些位于阴山南麓的丘陵,我们可以称之为“阴南丘陵”。而这些处在农牧分割线上的丘陵地带,其整体气候环境虽然要好处阴山以北地区,但阴山山脉在这个方位的断续存在,即不能保证它的气候稳定,也不能保证它的地缘安全。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在这一地区,看到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前旗,这些出自蒙古文化的地名;也能够找到丰镇市、尚义县、凉城县、义和县,这样属于汉文化体系的地名。

由于阴南丘陵地理结构不适合防御,也使得包括赵国在内的历代华夏政权,虽然也曾经在此构筑过多道长城防线,但这些没有险峻山势和大河依托的“草原长城”,不仅在外表上无法和八达岭长城相提并论,在防御的功能上更是乏善可陈。也正因为此,在经过长期博弈后,大同不仅成为大同盆地的地缘中心,更成为了整个阴山山脉——恒山山脉之间地缘中心,(这个中心地位,最迟在西汉就已经确立了。当时叫“平城”,为代国的都城。而代国的封地覆盖了云中、雁门、代三郡)

不过在战国时期,赵人却并没有把雁门郡的郡治放在大同这个点上,而是放在大同盆地西侧的,一个叫“善无”的城邑中。要想清楚赵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要了解一下游牧、农耕文化各有什么优势,以及赵人扩张的动机。首先农耕文明的优势在于,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在单位土地上,养活更多的人口(一亩耕地,现在可以养活一口人,而现在的蒙古草原,30亩草原才能养一只羊),自然也就拥有更大的地缘潜力。而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文明的优势则在于:一是拥有强大的机动性;二是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全民皆兵的组织结构,并且游牧的生产方式可以很好的提升单兵素质。

问题是战国时期的中央之国,由于诸侯之间的战争不断,其政权和社会的组织结构也是一直处在战争状态,或者说也是处在全民皆兵的状态(否则以当时的人口,动辄数十万兵力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拥有农耕文明背景的“先军主义”,一旦动员起来是非常可怕的。足以提供数倍于游牧民族的兵员和后勤保障(所谓“耕战”的精髓就在于此)。因此即使赵国和其他诸侯不试图北进的话,当时的游牧民族也还不至于影响中央之国内部的地缘博弈。从这个角度看,赵国和燕国之所以要向北扩张,并非是因为受不了那些游牧民族的压力,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以支持他们在中央之国内部的战争。只不过当他们合力进逼到农牧分割线时,就没有动力再向北扩张了,而这个时候,那些被迫放弃那些水草丰美土地的牧民们(能种粮食的地方,更能长草),在看着他们的邻居们丰衣足食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在饥荒之年南下打打草谷,进行一下“再分配”也就成为人之常情了。在这种地缘背景下,华夏政权所修筑的长城,只是为了消极的进行一下防御,以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并不代表他们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实力对比出现了逆转。

就赵国的情况而言,在拥有农耕技术以及全民动员的组织形式之外,还额外的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这样的话,游牧民族相对于农耕民族的另一个优势,也被抵消了。因此赵国在战国后期与秦国的PK时,其实并没有在北线承受同等的压力,有了阴南丘陵这个缓冲带,以及构筑于它南北的两道防线,赵国足以保证他那些大型农耕区的安全。

不过赵国在大同盆地以北地区,还是部署了强大的兵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除了那些“食之无肉,弃之不舍”的阴南丘陵以外,真正需要赵人与游牧民族激烈争夺的土地,并非是阴山山脉以北,蒙古高原那些“无穷之地”,而是在阴南丘陵的西面。在这个方向,阴山山脉与黄河之间,还有二块极具开发潜力的土地,直接暴露在蒙古高原的面前。而这两个地理单元,就是被合称为“河套平原”的“前套平原”和“西套平原”。至于雁门郡看似偏西的地缘中心,也正是为了支持赵国在河套平原的扩张而定立的。

虽然我们经常为外蒙古独立出去而感到扼腕,但在古典时期的华夏文明眼中,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去控制这些不毛之地。而这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也并非就一定适合放牧,因为无论是人工培育的粮食作物,还是自然生长的牧草,都需要有水量充足的土地。如果不是农耕文明所拥有的强大力量,那些草原民族也决不介意把华北平原那些良田变为草场的,就象他们之中最为成功的族群——蒙古人所做的那样。这样做虽然保住了游牧民族原有的优势,却也无法挖掘出中央之国核心区的地缘潜力,更无法供给原有的人口密度;而在蒙古人之后,渔猎出身的满洲人就聪明了许多,只是将那些良田据为己有,并没有去改变他们的使用性质(所以清朝有260多年的国运,元朝只有不到百年。)

仔细观察蒙古高原的地理结构,我们会发现这片看似广袤的高原,大部分为戈壁沙漠所覆盖,真正优良的草场并不多。而这其中靠近农牧分割线的地区,自然条件是相对最好的,也正因为如此,如果不是被华夏政权逼的没办法,游牧民族是不愿意越过蒙古高原中心的戈壁沙漠跑到外蒙古地区的。

在蒙古高原南沿的那些优良草场中,河套平原无疑是最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在这里,由狼山、阴山、大青山所构成了阴山山脉主脉,削弱了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而两次拐弯,水流趋缓的黄河水,则使得这片土地不用靠天吃饭,随时拥有充足的水源。更为重要的是,阴山山脉与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为河套平原的诞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否则象晋陕大峡谷那样的线性结构,无论是长草还是种地,都没有什么潜力。从这个角度看,河套平原也可以被称之为“河套盆地”。

如果赵人想从大同盆地进入河套平原,其实并不用先跑到大同,再横切阴南丘陵。他们有更为直接的,近乎直线的线路可供选择。当赵人从吕梁——云中谷地,穿过楼烦关进入大同盆地的西南角时,他们除了向盆地的东、北两侧前进以外,还可以继续北上。在这个方向,他们马上会进入一条新的战略通道,由两条次一级的山脉:“管涔山”和“洪涛山”所包夹而成的谷地。从方位上来看,这两条已呈丘陵地貌的山脉,正好与吕梁、云中两条山脉相对应;而从地理结构而言,他们应该是体量更大的吕梁山脉在大同盆地以北地区的延伸。

怎么为山脉结构定性,是地理学家所感兴趣的话题,古人和我们所感兴趣的是,无论是北出楼烦关还是雁门关,“管涔山——洪涛山谷地”都可以让我们无限接近河套平原。当然,谷地本身并不是扩张的终点,接下来所在做的就是在西侧的管涔山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山口,以先行进入位置更靠东侧的前套平原。而赵人所走过的这个山口,在两千年后山西人背井离乡的“走西口”当中,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山口就是“杀虎口”。


河套平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

赵.<北三郡>地缘关系图

从宏观的角度看,从杀虎口向西北方向进入前套平原的线路,正好是位于吕梁山脉和阴山山脉这两条大型山脉,“丁”字形走势相接处。在这里,阴山南麓所延伸出来的丘陵带叫作“蛮汗山”,而作为吕梁山脉北延丘陵的代表,就是刚才提到的“管涔山”。对于赵人来说,过了杀虎口,再走一段山路进入河套平原的话,就等于进入了一片新大陆。而为了支援对这片新大陆的开发,雁门郡的郡治“善无”城,也被设在了杀虎口的南面,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右玉县”县城的南面(这个点是右玉县的旧县址)。

不过就地理条件而言,“管涔山——洪涛山谷地”的情况肯定较大同盆地要差很多(现在这里面的两个县级行政单位,除了右玉县以外,还在他东面的“左云县”)。因此后来控制这条重要通道的战略任务,被交给了位于大同盆地西北角的“朔州”市(也就是汉之“马邑”)。将地缘中心设在朔州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有充分的自给能力,更能南控楼烦、雁门两个关口,这样的话,即使威胁来自于东、北两个方向,这个战略区也可以快速作出反应(朔州市也因此成为了大同盆地的第二大城市)。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战国后期,赵国的代郡和雁门郡究竟是什么样的地缘结构,又承担了什么样的战略任务。应该说,由于恒山山脉以北地区的结构复杂,加之赵国并没有完全整合好这一地区(燕国在张家口盆地还有突出部),因此在后世,赵之“代郡”和“雁门郡”所覆盖的区域都不断的在进行调整。最起码从地缘关系上来说,张家口盆地与怀延盆地的关系,较之与蔚县盆地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应该属于一个地缘板块(后来秦国也的确将之全数划入新的“上谷郡”)。

而如果从后来农牧博弈的地缘关系来看,当年赵国的“代郡”和燕国的“上谷郡”,最主要的地缘价值就是为华北平原北部的战略安全提供保障。或者说是为军都陉和蒲阴陉这两条太行通道,提供外围缓冲(就象燕国在燕山以北的辽西郡一样)。这层地缘关系,我们从二千多年后,民国政府所设立的“察哈尔省”就能看出。

基本上就是把代郡和上谷郡所管辖的那几个盆地合在了一起(阳原——天镇盆地除外),再加上燕山以北直至外蒙的那部分蒙古高原(为了能够直接控制外蒙这块不稳定的“边缘地区”,内蒙古人民就暂时没法自治了)。

和同为“塞北四省”的热河省一样,1949年以后察哈尔省的历史使命也结束了。只不过它与蒙古高原、山西高原、华北平原的地缘关系都非常紧密,所包含的地理单元也较热河省更为复杂,因此河北、山西、内蒙都成为了察哈尔省的继承者。其中由南至北切割出张家口盆地、怀延盆地、阳原盆地、蔚县盆地的主体,成为了河北省的一部分,继续为国都北京的安全作出贡献。至于说“阳高——天镇盆地”,既然不能把山西人开发的张家口地区划入山西的管辖范围,那么最起码也要让山西保留一条直通张家口盆地的通道才行,所以山西省的东北角出现了一个突出部(分出塞北四省时,就划给了山西)。

河套平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

热河\察哈尔省行政地形图

现在我们回到雁门郡的话题上来,从前面所附的“赵〈北三郡〉地缘关系图”中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赵人所设的雁门郡,其地缘重心是偏向于西侧的河套平原的。而赵人在以雁门郡为依托,从游牧民族手中夺取了“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后,也设置了一个新的郡——云中郡。

只不过虽然赵人出于夺取河套平原的目的,将与游牧民族博弈的重点放在了西面,却并不代表游牧民族只会从那一个方向进来。实际上对于这些拥有强大机动性的游牧民族来说,阴南丘陵和张家口盆地都是很好的突破口(赵国后来没有机会面对更为强大的游牧集团了)。因此我们昨天也说了,大同盆地北部的“大同”成为了北部防线的地缘中心。

由于大同盆地所要遭受的地缘威胁,来自于西、北两个方向,因此也就造成了大同盆地的南北两部分,需要承担不同的防御任务。即北部的大同地区主要是防止游牧民族从阴南丘陵、张家口盆地向南侵扰;而南部的朔州地区则是为了防止游牧民族从西面,即河套地区向山西高原发起攻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同盆地现在存在大同、朔州两个地区级别城市的地缘背景(山西高原的其他盆地,就没有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一个主要的盆地,对应一个地区)。

事实上在赵国之后,随着草原游牧民族的逐渐强大,后世的华夏政权也愈发意识到将整个大同盆地划为一个战略区有些过于笼统。所以最迟在唐朝,大同盆地就已经被折分为两部分,即南部以朔州为中心的“朔州”,北部以大同为中心的“云州”。


河套平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


唐.朔\云两州地图


在历史上,杀虎口的战略地位其实是要高于张家口的,这是因为河套平原是游牧民族最为肥美的草场,也是他们向中央之国核心区进攻的主要跳板。而对于华夏族来说,河套平原也是他们愿意倾力从游牧民族手中夺取的,最有价值的一块土地。倒不一定是说它的农业潜力有多大,而是这条由阴山拱卫,黄河水滋润的盆地,能够提供优质的马场。得到了它,华夏民族就拥有了与游牧民族对等的机动性。

其实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之后,人畜才能生存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河套所拥有的丰富水资源是用来养马,还是种地并不是最重要的。在100多年前的那场民族大迁移当中,由山西而起,以内外蒙古方向的迁徙行动,被统称为“走西口”。而事实上,当时真正所称的“走西口”,其第一目的地并不是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而是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蒙、汉之间的贸易也主要是在前套平原进行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内蒙古的二大主要城市:呼和浩特和包头都是在前套平原,其中包头可以说就是由于山西商人的开发,而兴起的中心城市。

有鉴于此,狭义的“走西口”应该指的是西北方向出杀虎口,而如果你是从东北方向,出张家口进入蒙古高原的话,那就叫“走东口”了。不过由于走西口的山西商人,所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现在“走西口”这个概念,已经成为山西高原这次移民潮的代名词了。因此无论你是从阴山丘陵还是张家口盆地进入蒙古高原,都可以被称为“走西口”了。

河套平原成为农牧民族争夺的焦点,从“杀虎口”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重要山口最初的名字应该是“杀胡口”,只不过在被老百姓误传为更易懂上口的“杀虎口”了(就象“崤陵关”成了“雁翎关”了样)。要说历史上山西境内,包括吕梁山一代还是有许多老虎的。近些年也有一些科研人员希望在此找到老虎的踪迹。不过依现在的环境来看,除了“周老虎”这种新的老虎亚种以外,估计是连虎毛也难找到。

现在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河套平原的地理结构了。一般我们所说的“河套”,指的就是“河套平原”,不过准确意义上的河套,应该指的是黄河那个“几”字形弯所围就的地区。不过如果这样认定的话,主体在黄河外围的河套平原,就不会被包含在内了。

其实讨论这些地理概念看似没有多大意义,但却有助于我们找到河套地区的地理重点。事实上纵观整个河套地区,起地理分割作用的并非是黄河本身,而是围绕在黄河这个几字形弯周围的,贺兰——阴山——吕梁山脉。也正是在这三条外围山脉和河套之内的“鄂尔多斯高原”、“陕北高原”的共同作用之下,黄河这个大转折的形状,才得以万年不变。被基本固定住的河道也不至于象它在华北平原那样变化多端,不断的影响中央之国内部的地缘结构。安静下来的黄河水,得以以正面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作为河套地区的大动脉,为之输送养分。

如果我们以黄河为中心,解构河套地区的话,可以先按照它的走向,分块观察它的结构。首先在河套地区的西侧,贺兰山脉一如阴山山脉那样,与鄂尔多斯高原拉开了一定距离,这也造就一片和“前套”“后套”平原相类似的,盆地型结构的冲积平原。由于它的方位在西,因此也被称之为“西套平原”(因为现在属宁夏,也被叫作“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有时亦被包含在广义的“河套平原”之内。不过如果从地缘关系上来看,西套平原与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联系并不紧密,更具有独立性,因此在历史上也一直是以以单一地缘板块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以西套平原为根据地影响中央之国地缘结构的,最著名的莫过于“西夏”了,其文化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在战国时期,华夏诸侯的势力却尚未到达西套平原,这其中的地缘原因,一会我们就会分析到。

在河套地区的北侧,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也就是狭义的“河套平原”。如果阴山山脉在这一带走势标准的话,那么我们也就不必费心将之分为“前套”和“后套”两个板块了。不过造物主永远不会按照标准的几何形状来塑造山形水势的,整体呈断续状的阴山山脉,既使是在黄河以外的主脉,也可以明显的被分为:狼山——阴山——大青山,三部分。这其中狼山与阴山之间的分割最为明显,后者的西南角甚至已经伸至黄河的北岸了。阴山的这种走势所造成的地缘后果就是,整体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被东西分割成前套、后套两个部分了。

如果我们要为切割前套、后套两个地理单元的那段山体单独命名的话,它的地理名称叫是“大桦背山”(在图上没标)。这段位于现在包头市西侧的山体,与阴山主体之间的谷地,也成为了沟通前、后套平原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沿河道路被水淹没的情况下。而包头市这个点,自然也就成为了连接前后套平原甚至蒙古高原的枢纽(所以山西商人要开发这里)。

当赵人从大同盆地出发,穿过杀虎口进入河套平原之后,他们首先需要消化的是前套平原。如果以管岑山——大青山——黄河为前套地区边缘主要的地理特征,那么赵国为管理河套平原而设立的“云中郡”,其郡治“云中”城大至就在这个三角形地区的中心偏东的方位,为的就是与雁门郡隔杀虎口遥相呼应。不过河套平原的东北角其实才是防御的重点,因为游牧民族如果从北面进入阴南丘陵这个防御上的薄弱环节之后,可以很方便的沿大青山南麓西入前套平原(管岑山到此走势已尽,无法为云中郡的东侧提供保护了)。

即使赵人对蒙古高原没兴趣,也必须防止游牧民族在这个方位的反攻倒算。因此赵人在河套平原最大的城邑,并不是云中城,而是在前套平原东北角的“原阳”城。二千多年以来,无论往来于此的是军人还是商人,这个位置战略地位依然重要,只不过后世新建的呼和浩特城,与赵人的“原阳”城相比,位置向西南方向移动了一点罢了。

赵人征服河套平原的时间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那时的赵国无论从实力,还是技术上都有机会将游牧民族从河套平原赶出去了。而当时赵人所要面对的游牧民族,已经被正式定名为“匈奴”了。(匈奴之名肯定是华夏族对这支已经做大的游牧民族的称呼,反正在华夏民族眼中,即使不为这些天生反骨的边缘民族加上个兽类的标签,也要打上“奴”的印记。)。

不过赵人进入河套平原之后,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了,那些如狼似虎的秦人,已经将魏国逐出了山西高原,而仍在这片高原上耕耘的赵人,自然就成为了阻挡秦人西进的主力。因此赵人虽然继续西进,控制了后套平原,但也无力稳定的消化这块突出部。或者说赵人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其实主要就集中在对后套平原的争夺上。等到秦国一统天下后,军力空前强大的秦帝国为了更好的控制后套平原,则在这里切割出新的郡级机构——九原郡。只不过生如夏花的大秦帝国,在高潮过后便迅速分崩离析,自然也就无法控制河套平原了。而后来的汉帝国直到武帝时期,才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夺回了河套平原。

如果从赵国的角度来看,向西沿黄河延伸的河套平原,的确是一个与山西高原地缘联系薄弱的突出部,由于缺乏足够的接触面,这类突出部在承受较大压力后,往往很容易被放弃(想想平壤平原)。单从地理结构上来看,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同时开发河套之内的鄂尔多斯高原和陕北高原,以让云中郡拥有稳定的后方。

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赵国并不是唯一有条件这样做的,身处渭河平原的秦人也同样有机会北上,逼近河套平原。但最终的结果是,无论是秦、赵,还是后世的华夏政权,最多只能将河套东部,黄河以西的陕北高原消化掉,而对于占据黄河内侧大部分土地的鄂尔多斯高原却束手无策,放任这片面积比宁夏省还大的土地游离在华夏核心区之外。

鄂尔多斯高原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成为了华夏政权望而却步的“魔鬼三角区”,是我们下节的分析内容。

Tags:农业   阴山   恒山   大同   桑干河   地理   战国时期   技术   蒙古   吕梁   阳原   遇城   遇自己   我在宫里做厨师   汾河   文化   八达岭   宣化   凉城   张家口   锡林郭勒   山西   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